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想法
浅析土味情话的民间文学特征及其时代意义

浅析土味情话的民间文学特征及其时代意义

作者: 牧回 | 来源:发表于2020-02-10 16:23 被阅读0次

          2018年12月19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榜单,“土味情话”一词被列入其中。[1]土味情话指的是以一定的手法表现出的,以展示人对人之间情感诉求或者是为了恶作剧亦或者是以夸赞别人为目的的,听起来很肉麻、很腻人的情话。土味情话与传统情话截然不同,它在很多情况下不会像传统情话那样以表达感情为目的,而只是单纯为了恶作剧或者夸赞别人。[2]这所体现出来的正是土味情话本身独具特色的幽默艺术。通过对这种幽默艺术中的所蕴含民间文学因素进行历史追溯和即时反思,我们可以发现:土味情话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学在思想性质和类型模式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同时它为挖掘当下公众话语交际现象的时代语境特征提供了新视点,对思考当今社会语言文化的泛娱乐功能作为大众集体思维衍生物所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比较土味情话和歇后语在语言上的幽默艺术

          幽默语言的形成离不开语义中词汇意义与语境中情景意蕴的相互作用[3],而在看待不同体裁的民间文学作品时,从传承性和表演性两个方向出发,寻找彼此在语言特征和风格特色的关联和差异,将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因素在民间语言幽默艺术形式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趋向性作用。因此把歇后语当作参照物,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土味情话里所蕴含的幽默。

    (一)艺术构造原理的契合和表达形式上的发展

          歇后语作为一种俗语形式,在口头语言形式上是由与近似谜面和谜底的两部分组合成的趣味性语句。其“歇后”的特殊表达方式使群体在通过言语交际结构来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对听话人的话语释放出了更多的关注和兴趣,而交际双方在表演过程中产生的“会准意”或“会错意”的瞬间使得人们对自身的思维逻辑在被外部逻辑评价的限制下发生直接的对接或落空,从而暂时地失去对自我情绪表达的控制形式,在心理上急速丢失平常的感知力而集中转换成一种沉浸式愉悦的虚无体验,让人们发笑并由此缓解生活的劳累。而有一部分的土味情话恰好借鉴了这种表现幽默的产生的原理,并且更多地在表现形式呈现出创新的样式和品质。以下面所举的土味情话为例:

          ——“你脸上有点东西?”

          ——“有什么?”

          ——“有点帅气。”

    在此出现了同形词关联的现象,与歇后语中针对个别字句引发离奇角度下的某种关联的创作方式相近。对话发起人通过巧妙问答的方式,将两个“有点”临时性地等同起来,使原本看起来简洁的信息结构在不经意中传递出另一种层次的内涵,从而顺势将话语的广阔表意空间片面地归置为对受话人的夸奖,使赞扬对方的这种思想情感在表达过程中显得机巧而不失冲击力,最终达到情话“打动人心”的效果。[2][3]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相比于歇后语在表达程序上的死板和内容上的确指,土味情话作为一种适应于社会日常交往场合下的言语形式,在会话过程中体现出的表意状态变得更自然、更流畅、更灵活、更丰富,给表演程式和表演内容留出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整个交际活动的流程及氛围营造更显出人情的贴合性,为最终呈现出的幽默效果增添了更加强烈的感染力。比如,改写所举土味情话中的“有点帅气”为“有点漂亮”、“有点美丽”等,就可以将夸赞的行为自如运用到不同的对象上。

    (二)思想内容指向的虚拟性和风格类型的模式化

          从总体上看,歇后语的措辞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广泛,表述时指向各种人物、各种动物、自然物、人工物,各种社会活动和事件。这些内容有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况,也有历史掌故,也有长期传承的文学故事中的内容,也有大量的随意想象和编造的情况。[4]它在被使用时并不一定针对现场的听话人,很可能只是说话人在说明或评说人物和事件的时候被征引以自圆其说。在以人物形象为话题的歇后语中,表现英雄人物和崇高形象的作品数量很少,反而是贬低、嘲笑别人的作品比比皆是,同时民众更感兴趣的也是那些集众多缺点于一身的人物形象。[5]

          民众在通过运用格调粗俗的话语来贬低嘲笑别人的方式,促使被生活环境压抑、被社会规则束缚的种种基于底层的欲望在另一种思维方式下换取到宣泄、排遣的合理性,在释放苦闷过程中不自觉地弥补了本身缺失的优越感,从而切实地在精神层面暂且获得了安慰,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其实表现出民众面对漫漫人生路所坚持的豁达的观念和乐观的品质。

          相比于能够开悟人生哲理的歇后语,土味情话虽然在字面上被视为情话的范畴,但实质上它从开始产生到真正流行这一路都在经历着网络媒体的发酵,受到大众文化审美的检阅,至今已经纯粹地变成网络语言表达形式或公式。这些语言和文字被剥夺了传达真实感情的原始功能,只单纯地提供娱乐服务,作为情感的虚拟代言体却仅仅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之中。土味情话要表示的情感过于笼统和虚幻,受众面广泛且无从定义,其中许多原本承担真实表意的语言概念都被所谓的强行思维逻辑所把控和淹没。土味情话在创作类型和创作上也一度呈现出追求批量生产、追求篇幅短小且情感油腻的狭小格局中,并且越来越清晰展现出表演痕迹和套路的发展趋势。

          如果要在当下讲一则土味情话,那么说话人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心态,有极大可能是在期待受话人在面对突然其来的赞扬一时间表现出来被动而错愕的情绪变化。给别人亲手制造出尴尬局面,是通过把对于人与人彼此对于情感的信任设计成虚假惊喜的陷阱,以赞美为锋利的借口,刻意寻求枯燥生活寻求满足和快慰,是土味情话最被大众诟病的地方。现代娱乐市场恰巧利用了当下人热衷抨击势利观念、利己主义的集体情结,反把对土味情话的讽刺声明推向了流行文化发展的顺风航向。

    二、公众话语在伪语境下的泛娱乐化及其影响

          土味情话之所以迅速成为公众在言语交际领域里树立起的反标杆,是因为它在精神实质上具有道德骗局的真相违背了人的底线,更是因为人们对它在演变成骗局时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表现出震惊和惶恐——语言、文字归结在一起构成的话语,已然被定位为具有泛娱乐功能的文化媒介符号。

          美国的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阐释了“伪语境”的概念和作用:“伪语境的作用是为了让脱离生活、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表面的用处。但伪语境所能提供的不是行动,或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变化。这种信息剩下的唯一用处和我们的生活也没有真正的联系。当然,这种唯一的用处就是它的娱乐功能。伪语境是丧失活力之后的文化的最后的避难场所。”当我们冷静下来,认真地思考土味情话的语言逻辑时,就会发现我们关注的焦点和实质无非就是当下时代语境面临的支离破碎给文化生活造成的窘境,而我们对它保持持续关注的心理状态其实就是想要去寻求某种方法来抗拒这种泛娱乐化现象对自己思想体系的强势入侵。

          文字与语言的片段式解读,话语的印象式表达,种种文化差异下的言语冲突,这只不过是公众话语在伪语境中衍生出的几种大体形式。或许,更多信息的载体正悄然在全球流通的形势之下以各种我们预想不到的面孔伪装成庸俗文化和空虚精神的幕后推手,而我们必然将在彻底认清这一点之后,才能坚决地关闭由媒介信息引发的“误解”游戏,才能真正成为不受娱乐支配的自由人。

    【参考文献】

    [1]戴先任.年度网络用语是网络生活“珍贵照片”[J].青年记者,2019(01):57

    [2]啊如那.浅谈“土味情话”[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03):241-242

    [3]袁昱菡.“土味情话”的话语分析[J].语文建设,2018,11(32):74-75

    [4]黄涛.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16-317

    [5]黄涛.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2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析土味情话的民间文学特征及其时代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na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