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得自己的上一世一定是男的。
因为我不喜欢女人的婆婆妈妈,不屑于女人间的台台好戏,但这并不妨碍我留长发、化妆、穿漂亮衣服、抒发小女子的各种情怀。
我觉得我懂男人。
曾经跟某友瞎扯:其实想想,古时男人三妻四妾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他可以实现不同的情景转换,想喝两口可以找善饮的那个,想吟两句可以找有才情的那个,想忧天下可以找有志向有眼光的那个……不至于,想喝的时候不仅不会喝还死命的管,想吟的时候却只会跟你家长里短,想忧的时候跟你不在一个频道,甚至想恩爱一把时对方又时间不对、身体不对、心情不对等各种不对……马斯洛都说了,人有五个层面的需要呢,于是,1对1满足不了所有的,就跑去外面找需要,于是,家回得少了,更忙了,乱了,累了……当然当然,这只是从人性、人人关系的角度来瞎扯这个话题,从社会发展、道德等角度就又是另一回事了。这样想,一定是隐匿在我心里的大男子主义在作祟。
有时会琢磨和儿子的相处。你要把他纯粹当孩子,一定会有逆反;你要刻意把他当朋友,他一定会有怀疑。我的体会是,你得像孙猴子——会变。一会儿化身母上,呵护他,让他觉得你温暖;一会儿化身恩师,教导他,让他觉得你伟大;一会儿化身比他还弱小的,满足他,让他觉得你可爱;一会儿化身知他懂他的朋友,让他觉得信赖;一会儿化身吸引他的情人,让他觉得你还怪有意思……但所有的这些都是无痕转换的,是跟着感觉走的。不得不说,和大男人、小男人的相处都是需要智慧的。
每次看战争片、功夫片、谍战片、政治片,我都特投入、特兴奋,不知是小时候偷看我妈塞在书架上的《侍卫官杂记》埋下的种子?反正,上学时对苏轼的那首《定风波》一见钟情:“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把它抄在笔记本的扉页上。长大后的日子,咬紧牙、没有什么大不了,也一直是我的信条。
男女平等,造就了很多更开阔、更坚强、更自信的女男子,也造就了很多甘愿比翼齐飞甚至退居幕后的男女子。和谐就好,适合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