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身的无力与被排斥的感觉,我们极易陷入情绪的漩涡,从而对家人生出各种反应——厉声发令、频频惩戒,执行着我们也没搞懂的猛操作。
那个常常在你脑海中响起的带有控制欲的、苛刻的、愤怒的声音——并不是真正的你。它并不是你的真我!
它只是一种习惯性的生活应激反应,那个“自我”的声音之所以让我们反应激烈,是因为它通常根植于恐惧及担忧之上。这让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湮没在“自我”喋喋不休的聒噪和情绪反应之下。我们脑海中携带着过往,尤其是童年认知中形成的某些画面,我被“自我”包裹,让我们一辈子都倾向于维持这种印象。
当你觉察到它的存在,将这种意识当作一次转变的机会。认清“自我”的暴戾倾向和情绪活动可以使我们分辩出真实的自己,关注不被敏感的“自我”制造的持续噪音或阴谋而动摇的另一面。
我们便会训练自己保持警觉,摆脱过去的羁绊,关注如何在当下情境中做出恰当回应。
我们的心越觉醒,我们与家人的心灵越亲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