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不知道做什么那就去学习,如果你不知道学什么,那就去学演讲。
演讲是打造个人影响力的重要工具,很多人知道演讲很重要,但是却从来不敢当众演讲,即使那些平日里一对一交流非常娴熟的人,站在台上也难免会紧张。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世界上害怕当众讲话的人,比怕死的人还要多。
关于害怕当众演讲的原因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性格内向所致;
有人说是目的颤抖,目的颤抖是一个心理学概念,由于得失心太重,害怕出现任何事物,反而导致想表现的目的可能无法实现;
有人说是不良心结,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出现偏差,出现心理问题,以至于不敢进行公众表达;
还有人说是恐惧当众演讲是因为远古基因所致,当台下一双双眼睛注视注视着你时,会激活我们基因记忆,这一双双眼睛犹如在丛林里被野兽保卫的感觉,自然会产生恐惧。
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恐惧当众演讲,起初的恐惧感是不可避免的,克服恐惧的最好方式就是练习,不断地尝试突破自己的恐惧包围的边界,通过练习将恐惧逐步推开。
在练习的过程中,使用相应的技巧可以辅助快速克服恐惧的。我给大家提供的方法不是传统资料里提供的肌肉反馈、顿悟、幽默之类的方法,而是保持真实。
唯有真实才是保持在台上从容自如的根本大法。
因为不管是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你展现的不是真实的自我,观众一定能够发现。不要怀疑观众的观察能力,他们个个都有北京朝阳群众的“火眼金睛”。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第六感,即使他们说不出来,但他们绝对能够感受到哪里不对劲。尤其是你在演,在装的时候。
可能有人要说,演讲不就是演+讲吗? 很多演讲老师也经常说:
“演讲就是既要会演,又要会讲。”
但这里的演应该是演绎,演绎真是的自我,把自己最真实的状态演绎出来就好了。当你处于平时的自然状态时,你是不会紧张的,之所以会紧张是因为有顾虑,担心讲不好,担心别人“嘘”你,担心自己站在台上不是理想中的自己。
如果你站在台上就是做自己,那就简单了,平时怎么样就怎么样,怎么会紧张呢?
你可能会说:
“我这不是想给观众留一个好印象吗?所以要尽量穿着正式一点,语气文雅一点,或者内容专业一点。”
可以问题是,你平时穿的正式吗?你平时讲话文雅吗?你平时分享的内容专业吗?
如果平时就不正式,不文雅,不专业,在你当众演讲时,势必出现“不像那么回事”的尴尬。
这是你可能又要问了:
“难道用心准备一下当众演讲的内容有错吗?”
当然没错,问题是,我要提前准备,而且是贵在平时。也就是说:
你平时穿着就需要正式一些,否则你当众演讲就穿你平时的衣服;
你平时讲话就要文雅一点,否则当众演讲时可能会忍不住骂脏字;
你平时分享的内容就要专业,所有材料都要有一句和出处,否则很容易被观众的提问给弄出尴尬。
所以,通往演讲之路的第一步就是保持真实自我。
你想让自己呈现什么状态,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这种状态,如果现在还不是,就在生活不断地锻炼自己达到那种状态爱。
当你始终呈现真实自我时,你已经具备了当众演讲的基本素养了。
请记住,保持真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