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城市故事
往事:在十笏园春雨楼住过的日子

往事:在十笏园春雨楼住过的日子

作者: 遥远的回声 | 来源:发表于2019-06-02 13:25 被阅读0次

    文/摄影:李存德

        季春时节,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春意已渐行渐远,几场淅淅沥沥的细雨,让天空变的更加嶎蓝明亮,路边树上的叶儿,也由翠生生渐成了青绿,一不留神,满目已是郁郁葱葱了。

        走下公交车,顺曹家巷子往北走150多米,左拐弯进入胡家牌坊街,十笏园的青砖灰瓦便映入了眼帘。身居闹市的十笏园庄重、宁静。古老的挑檐式门楼正中,悬挂着刻有“进士第”三个大字的匾额,黑漆的两扇大门上分别刻有“忠厚传家,诗书继世”八个金色大字。那微开的门隙,仿佛是在诉说着一百多年来,这里载沉载浮的种种传说和故事。

    十笏园大门

        记得这是我半年之内,第二次来十笏园了。为何对十笏园如此这般的喜爱和关切,还得从47年前我第一次踏进十笏园,并在十笏园春雨楼住过的时候说起。

        早在1967年我来潍坊上学之前,就听说潍坊有个十笏园,是北方地区古典园林袖珍式建筑,被誉为“鲁东明珠”。来到潍坊后,因为当时的十笏园是潍坊市级领导机关及其服务机构所在地,所以没有机会进入。直到1972年初夏,也就是我中专毕业留在潍坊,进厂工作后的第二年,我厂的主管部门市机械局,为了培养年轻的通讯报道人材,推荐我参加潍坊市通讯报道组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使我有机会踏入十笏园,那年我22岁。

        近50年过去了,当年初进十笏园的情景,至今萦绕于心。记得当时我走进挂有“潍坊市革命委员会”牌子的大门,先向传达室人员问清了通讯组的办公地点,然后顺大门里侧左拐,一直向西走。过了两道门槛,眼前一下子开阔起来,呈现在面前的是:清水一池,山廊围之,轩榭浮波的一片古典式园林。见此情景,瞬间顿悟:噢,这里便是传说中十笏园精华的“花园”了,不禁停下脚步,仔细观赏起来。

    花园正面照

    “四照亭”

        花园中间是一处池塘,池前山石花木散点, 池岸以太湖石堆砌,池边立一块通灵剔透的太湖石,从上至下有三孔,上题“十笏园”三字。侧面刻有诗二句:“到此无不是豪客,入园即是画中人”。岸边叠石砌台,平台左右各立一个如同旗杆的石笋,为园林增添了一种雄壮加沧桑的风采。

    水池前的石笋

        水池中心有一方形亭阁。亭为三重檐卷棚歇山顶,四周有座凳围栏,中间设石桌凳。水池东侧是用太湖石堆成的近10米高的假山。山势北高南低,南北峰各有一亭。假山路径崎岖,怪石嶙峋,并有水池、瀑布和山洞、山门之设。山间杂植松柏草木,四时常青,南峰顶上耸立着一棵古槐树,更是大有冲破青天之势。 水池西侧与假山隔水相望的是回廊,廊由南至北,西面为墙,东面开敞, 廊上雕花牙,廊下设美人靠椅。西面墙上嵌着5方郑板桥的竹兰图石刻。水池北为龙墙,中间开八角洞门,门顶硬山檐压顶,上书“鸢飞鱼跃”四个字,门与墙为青砖砌成,满墙拼砖漏窗图案。正对门口立一太湖石,透过洞门可与北院互成框景。 眼前的整个园林,设计精巧,匠心独运。在狭小的空间内,所有的建筑布局新颖,疏密有致,错落相间,无不玲珑精美,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从“稳如舟”处看“春雨楼

        按照传达员说的路线,经回廊北向进入北院内,北院的北侧和西侧各有一座二层楼。通讯报道组就在西侧的楼里办公。那时文革尚未结束,园内所有楼台亭阁的文字、对联都留有涂抹的痕迹,楼牌门匾也都不知了去向。所以当时并不知道这两座楼叫什么名子。

        走进通讯组办公楼,一楼是通讯组人员办公的地方,在一楼北侧有一木制楼梯,顺楼梯可达二楼。二楼上有几张办公桌,还有一张简易床,我们培训班就设在那里。参加我们这一期通讯员培训班的共有5人,分别来自市直工业、商业局等部门。培训班每期3个月,给我们授课的是市通讯报道组副组长任老师。

        培训班的前一个月,由老师按照教材对我们进行授课,主要是学习通讯报道的基础知识,消息和通讯的具体写作方法。后二个月的时间大都是外出釆访,回来写稿,然后由老师进行评改。成稿后向报社、广播电台投稿。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潍坊还没有报纸和广播电台,我们主要向省报、省电台以及中央一级的新闻媒体投稿。写的大都是短消息,有时也写通讯。在培训期间我写的稿件曾多次被省报、省电台采纳。其中我写的潍坊华丰机器厂身残志坚总工程师先进事迹的长篇人物通讯,被省电台采纳并播出,在各方引起好评。记得当时收到的稿费是一本“马列、毛主席论新闻”的小册子和一个证明稿件被釆用的卡片。

        在培训期间,由于身处十笏园,更加增添了了解十笏园的好奇心。经老师介始和查阅资料后才得知,院内的北楼为“砚香楼”,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了,原为明代嘉靖年间刑部侍郎胡邦佐故宅,后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被潍坊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并在此宅基础上修建了整个园区。因主人藏书弄墨如此,故名“砚香”。市通讯报道组所在的楼为“春雨楼”,此楼取宋代建筑特点, 为三开间七檩殿式建筑,楼门抱厦出廊,铺以坐凳栏杆。其名系借宋代诗人陆游诗《临安春雨初霁》中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而为。在民间也有此楼是“公主楼”一说。

    砚香楼

    春雨楼

        三个月的学习时间很快就到了,任老师与我商量,问我是否愿意留下,帮他带下一期学员。我听后十分高兴,这不仅是老师对我的肯定,而且还可以在十笏园内,多待上一段日子了。那时我住的是厂里的单身宿舍,离市通讯报道组有一段距离。老师说,你家又不在这里,干脆就来楼上住得了。就这样,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有幸住进了十笏园春雨楼。

    春雨楼正南面

    春雨楼西山墙

        春雨楼的二楼东、西、南三面都有开窗。站在窗前,十笏园东、西两院园林式庭院建筑,南面的以水池为中心的楼台亭榭均尽收眼底。春雨楼一楼楼门是抱厦出廊,铺以坐凳栏杆,门廊南与花园的回廊相通。

        那时一有空闲,我会顺回廊经九曲桥到达水中的“四照亭”,“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赏荷风花月。往西可达西回廊,仔细观赏郑板桥的竹兰图石刻。水池东侧的假山入口就设在院内,出楼门往东十几米便是入口处。每逢休息日,我都会登假山游玩,上船形石舫“稳如舟”,登假山北峰的“蔚秀亭”,然后再到南岭的“落霞亭”,那真是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

        那时的十笏园还是市级领导机关办公地,每逢机关休息日,园内基本上空无一人。我时常会在园内四处游走,观古迹,探古心。时间久了,也经常会碰到一些有趣的事情。有一次,我发现好几个人在回廊的石刻画前摆弄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他们是在为石刻拓片。原本我以为拓片很简单,就是在石刻表面塗上墨汁,然后把纸贴上去,抚平后揭下来就成了。看到他们的操作,才知道原来的认知是完全错误的。

        只见他们首先将石刻清洗干净,然后将一张纸敷在石刻上,用棕刷蘸水刷在纸上,使纸入凹处,然后再用拓包蘸墨,敷墨于纸上,并多次刷墨,使得字图清晰。看了他们的操作,并询问了一些操作细节后才得知,拓片对纸张的质地、墨汁的浓稀度,以及操作手法,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如纸不湿润贴不上去,但太湿了又容易破。墨色要均匀,墨不能透纸。刷墨时用力要柔和,不能使拓纸破裂。由此可见,拓片时一定要全神贯注,精益求精,不可有丝毫的懈怠,只有这样,才能拓出体现器物本真的艺术作品。

    回廊

        还有一次,我看见一位老人在回廊里看郑板桥的竹兰图石刻,他一手拿着眼镜,一手扶在墙上,眼睛几乎都贴到石刻上了。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转过头,带上眼镜,问我:小伙子,你也来看石刻?我说:我是住在这儿。听后,他有点兴奋,马上问我:这里别的地方,还有石刻吗?不等我回答,他又急切地问:有没有“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的石刻?我说:还真没见着。看他有点失望,我便问:听口音你是南方人?他回答说:我是扬州人,是专门来这里看郑板桥石刻的。接着他便饶有兴趣,滔滔不绝地跟我谈起了“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来。那个年代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很少有人谈起这些,这个老人…,我正想着,他突然停下来不讲了,也许他见我有点心不在焉,便说:算了,不说了。说了,你也不理解。话里间透出的是无奈和失落感。近50年过去了,我也到了当年老人家的年龄了,现实的生活和经历,让我悟出了“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的内涵,也找到了当年老人家为什么对我会那种感觉的原因了。

    这两块石刻应该是后来镶嵌上的

        在十笏园春雨楼住过的日子里,一到星期天,我工厂里的同事们经常会来看望我,我会带他们上春雨楼观窗外秀美的景色,到四照亭赏荷观鱼,登假山看十笏园全貌。他们对我能住在古色古香的十笏园里,人人都羡慕不已。有时我也会邀请好朋友到十笏园里做客,除了观赏园内风景外,还请他们到机关食堂吃饭。那时市级机关有二个食堂,一个在十笏园北面关候庙附近,一个在十笏园对面,胡家牌坊街南侧的庭院里,分称南、北食堂。南食堂是小灶,主要为市领导提供饮食服务。记得第一次去南食堂打饭,师傅隔着窗口看着我,有点诧异,便问:你是谁家的孩子?我说:我是培训班的,住在这里。看他的表情,我明白了,便说:北食堂今天没开伙,这才给我打饭。那时候在厂里大食堂,吃惯了5分钱一份的大锅菜,乍吃精制的小灶菜,真是让人馋涎欲滴,忍不住大块朵颐。印象深的是炝芹菜、焖藕、拌辣皮、麻汁杂拌等潍县凉菜。香气扑鼻,外焦里嫩的炸五香肉,更是令人百吃不厌。可接踵而来的便是我每月30多块钱的工资,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很快就见底了,常常让我陷入左支右绌的尴尬境地。

        1975年,潍坊市领导机关从十笏园园林建筑群及部分民宅建筑中迁出,十笏园正式开始修缮。197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潍坊市博物馆由原潍县城隍庙旧址迁入十笏园,承担起展示潍坊历史文化的作用,并正式对外开放。1988年十笏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新世纪,十笏园迎来发展机遇,省、市政府分别在2006、2012、2016年投入巨资,对十笏园进行维护修缮,至今已形成了东起曹家巷,西至向阳路,南邻东风西街,北至关帝庙北街的十笏园文化街区,成为了潍坊文化聚集的新地标。

        修缮后的十笏园更具老潍县风情,吸引了《大掌门》《红高粱》等电视剧的剧组前来取景。我住过的春雨楼,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高老庄》一集,猪八戒娶亲背媳妇,就是以此为外景摄制的。现在的春雨楼已成为郑板桥专题陈列室,全面介绍了郑板桥诗、书、画的卓绝成就,重点陈列了郑板桥在潍县遗留的碑刻,令人大开眼界。

        前面所提到的春雨楼是“公主楼”一说,应该是误传。 十笏园建筑分中、东、西三跨,东跨是十笏园的主人及家眷的住宅,西跨是书房、书院和客房。春雨楼在中跨,与花园连通,应是主人会客、饮酒、对诗和登楼赏景的地方,肯定是不会住人的。由此可见,我能在此楼上居住近百天,那真是万分荣幸的事了。以前不敢说,以后肯定不会再有人在那里居住了,这也正是我对十笏园喜爱关切和魂牵梦萦的主要原因所在。

                                                                                        2019年5月30日

    作者简介:

    李存德:男 ,1950年5月生。山东青岛人,现住潍坊。文学、音乐和摄影爱好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往事:在十笏园春雨楼住过的日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rx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