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想法
如何给概念进行划分?

如何给概念进行划分?

作者: 晚冬 | 来源:发表于2023-06-15 12:40 被阅读0次

昨天讲到了如何对一个概念进行定义,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定义项、定义联项、被定义项,具体怎么定义,可以翻一下我昨天写的文,今天呢,主要是讲概念的划分。

如果说概念的定义是揭晓概念内涵的方法,那么概念的划分就是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

什么是概念的划分?

就是把属概念分为若干种概念的逻辑方法,将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一类事物按照某个或某些性质去分为诺干个小类,而通过这种划分,可以让我们明确该概念的外延包含哪些对象。

划分有三个元素,分别是母项、子项、与划分的标准,即依据。

比如:社会形态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等。

母项

——社会形态,指被划分的那个概念

子项

——原始社会,划分之后得到的那个概念

依据

——社会生产方式,划分时所依据的对象的属性或特征

这么一看,是不是容易理解了,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划分,把一个概念划分出来多个分类,而这个分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且这个标准只能有一个。

那划分理解了,接下来说说划分的种类,可以怎么进行划分呢?

1、一次划分

将一个需要去明确他概念的外延只去划分一次,划分出来的结果就只有母项和子项两个层级。

比如树,可以分为针叶树和阔叶树。

2、连续划分

再一次划分的基础上。再继续进行划分

比如再把针叶树分为银杏树、油松等。

3、二分法

根据对象有没有某种特性或者特征,去进行划分,得到的结果就一定只有两个子项,且还是互相矛盾的,但是其中的负概念的外延是不明确。

就是说,把概念分成了正负概念,但是负概念的外延没有穷尽的地方。

要注意的是,二分法跟二元论不一样,二元论是“非黑即白”,不是黑的就是白的。而二分法划分出来的是:黑的和不黑的。 “不黑的”这个负概念并不能说明是白的,也可能是红的,黄的。

负概念只能说明不具有某种属性,而不能说明它具有相反的属性,所以说它的外延不明确。

事物都有两面性,真相往往就在负概念里面,甚至无法穷极的地方,有一句话说的很好,重要的不是你做什么,而是从不做什么开始。

划分还有一些要注意的规则:

1、划分应当相应对称,即子项的外研之和应和母项相等。

子项的外延之和=母项的外延

如果说你划分不全、多出子项,那就是逻辑错误了。

比如三原色,可以分为红黄蓝,白色不是三原色,只是颜色。

2、划分所得的各子项其外延必须相互排斥(子项相容)

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红黄蓝就是外延互相排斥的例子了。

3、每次划分必须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混淆依据)

这就是我上面说过的,划分的时候要有标准,且只有一个标准,不然的话,就会很容易出现混淆概念的情况。

比如把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男权(女权社会)等等,这里面的依据就有两种。

4、划分不能越级

就是说,划分出来的子项是并列关系,不是属种关系。

比如学科分为数学、高等数学、逻辑学。这里面很明显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这样划分就是不对的。

另外,还得说明一下的是,划分与分解、分类的区别。

概念分类是指将概念按照其属性和关系进行分组,使得相似的概念组合在一起,不同的概念分开放置。概念分类是认知和思维的基础。

概念划分是指将一个概念的范围划分为子范围,使得概念的内涵更加明确和具体。概念划分通常是通过定义和限定条件来实现的。

概念的分解是将一个概念或概念的关系分解为更基本的概念或概念的关系。这种分解方法通常是通过分析概念或概念的关系的结构和组成要素来实现的。是一个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例如:把人体分解为头、躯干、手、脚等。分解后的组成部分不具有整体事物的属性

总的来说,概念分类是将概念按照其相似性和关系进行分组,概念划分是将一个概念的范围划分为子范围(有条件),而分解是通过分析概念的结构和组成要素来理解概念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讲到这里,已经大概了解了什么是划分了,但是,划分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构建知识体系,之前我有说过,学习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学习一个又一个的概念,而在学习了这么多个概念之后,你有没有把这些概念联系起来呢?

而划分正是这种把概念联系起来的方式之一。

比如我在学习逻辑学,我知道了三个基础概念,概念、命题、推理。然后又可以在概念下面划分了单独、普遍。

就是在这样不断地联系中,脑子里就像一棵树的树枝,不断地扩散开来,这就是我自己的知识体系。

当然,你也能做到,甚至不单单只有逻辑学,任何知识你都能做到,只是,你去做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给概念进行划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rz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