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枫影夜读 #12——恩斯特·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枫影夜读 #12——恩斯特·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作者: 枫影JustinYan | 来源:发表于2021-05-06 08:42 被阅读0次
    枫影夜读 #12——恩斯特·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There really is no such thing as Art. There are only artists.

    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

    你好,这里是《枫影夜读》,我是枫影Justin Yan。

    2016年我读完《剑桥艺术史》(感兴趣的读者请翻到底部扩展阅读)之后就一直想读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士(Sir 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的这本举世闻名之著作——《艺术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却拖到今天(2021年)才读完。

    2016-2018这几年我非常幸运,每年有机会到世界各地旅行,走进以前只能通过谷歌街景欣赏的建筑兴奋地四处张望,也到过一些特别有意思的博物馆。但是近几年因为疫情和工作的关系,旅行的余裕不再,不过此番读起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徜徉在作者精心挑选的艺术作品之中,又仿佛神游古迹,再度穿越时空与文艺复兴的天才们相遇。

    贡布里希在本书开篇《导论:论艺术和艺术家》中直言:

    “For Art with a capital A has come to be something of a bogey and a fetish.”

    “事实上,大写的艺术已经成为叫人害怕的怪物和为人膜拜的偶像。”

    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而言,“艺术是什么?”(What is Art?)恐怕是一个令人十分费解的问题。经历过20世纪实验性艺术的爆发、备受质疑和迅速地为大众所接受之后,当代艺术确实成了一种不知道该从何下手的艺术。古埃及陵墓的人偶有灵魂陪葬的意义,古希腊神庙的雕像有诸神的灵气,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有明确的宗教教育意义,甚至文艺复兴的母题依然是艺术家在为赞助人制作目的明确的作品。只是到了当代,“何为艺术”却似一团迷雾笼罩在公众的视野里。

    我们没有了诸神的献祭仪式,没有了圣经的教育意图,没有了肖像传世的贵族需求,艺术到底应该是什么?艺术家们应该做什么?

    为什么马塞尔·杜尚拿起一件小便器起名之为《泉》(Fountain)然后再署上大名就可称其为艺术?签我的名字可以吗?

    为什么村上隆用水墨在白纸上画一个圈起名为《圆相》就有那么多人抢购?我也去画个圈有人买吗?

    如果说以前的艺术家是受雇于某些人,带着具体的目的在制作艺术品,那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不再这么做了,而是面向大众市场,面向谁也说不清的东西在“创作”呢?

    贡布里希没有在《艺术的故事》里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如果能跟随作者的笔触,漫游原始艺术到当代艺术,相信这个迷雾会有所消散。

    贡布里希全名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他出生于1909年的维也纳。维也纳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奥匈帝国的首都,这座城市培养过不少传奇人物。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生于维也纳,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此上学和工作,还有二战的大Boss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曾在维也纳街头流浪。贡布里希的家庭环境很好,父亲Karl Gombrich是一位律师,母亲Leonie Hock是一位出名的钢琴家。

    1936年27岁的贡布里希和Ilse Heller结婚,她是贡布里希母亲的学生,也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同年贡布里希出版了生平第一本著作《世界小史》(A Little History of the World),是一部用德语写就的作品。这本书在当时非常受欢迎。后来在朋友Ernst Kris的劝说下,贡布里希搬到英国伦敦,在瓦尔堡研究所教学。二战期间,贡布里希还跟Kris一起帮BBC监听德国的无线通信,贡布里希是第一个把希特勒的死讯传达给丘吉尔的人。贡布里希在瓦尔堡研究所工作多年,从助理研究员到教授到被授予爵士,一生获奖无数。

    贡布里希不仅是众所瞻望的学者,更是一个妙笔生花的作家。阅读《艺术的故事》的过程中,我每每为其渊博之学识,谦恭之姿态,优雅之文笔,严谨之思考所折服。虽然从内容尺度上看《剑桥艺术史》跟本作差不多甚至当代艺术的部分要更加丰富,但那毕竟是剑桥大学多位学者合著的作品,而《艺术的故事》则完全来自贡布里希爵士个人的知识储备。这种一以贯之的个人品味也造就了本作始终如一的写作风格和评价姿态。

    贡布里希在评价艺术时通常小心翼翼,不带过于强烈的个人情感,以至于我在最喜欢的文艺复兴三杰部分,却迟迟等不到他对米开朗基罗的《最终审批》和晚年的未竟雕塑之评价。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很多,代表作更多。如何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服从于艺术史之主题,就十分考验作者的取舍,而多数时候,只是“舍”。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无疑是艺术史上最天才的艺术家之一。他自称为“雕刻家米开朗基罗”。当年受教皇之命去画西斯廷礼拜堂上的天顶画时,他其实心心念念的都是那个未竟的陵墓工程:从他精挑细选的大理石中唤醒一个个内心早已设想完全的形象。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画的《创世纪》无疑是宏伟的,是和谐的,而西斯廷墙上的巨型祭坛画《最后的审判》(The Last Judgment)更是他毕生热情的倾泻。但贡布里希并没有在书中对米开朗基罗进行狂风暴雨式的热情的描写,提到西斯廷天顶画他只是说:

    “One can feel how he enjoyed his stupendous mastery and how his disappointment and his wrath at being prevented from continuing to work in the material he preferred spurred him on even more to show his enemies, real or suspected, that, if they forced him to paint - well, he would show him!”

    “人们能够感觉到他是多么欣赏他的伟大技艺,当他受到阻挠不能继续用他更为喜爱的材料进行工作,他的失望和愤怒是怎样激励他更加奋发,向他的真正的和猜想的对手表明,既然要逼迫他作画——好吧,他就索性画给他们看看!”

    米开朗基罗一生留下的作品很多,值得评述得也很多,但是贡布里希只选择了天顶画以及他的雕塑《垂死的奴隶》(Dying Slave)来作点评,可以说非常克制。另一位同样热情洋溢的画家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在书中也并未多着笔墨,只拣了三张梵高的画作点评,且不包含大众所熟知的《向日葵》(Sunflowers)和《星空》(The Starry Night)。

    《艺术的故事》涵盖的时间尺度很大,作家在编写时必须有所取舍,只有符合贡布里希所要讲述的主线的他才会包含进来。这对于熟悉了“主流艺术评论”的读者来说也可以是一种新鲜的视角。不过我也发现贡布里希似乎特别喜欢伦勃朗,因为在讲述伦勃朗的一幅肖像画时他说:

    “We feel we know this man. We have seen other portraits by great masters which are memorable for the way they sum up a person's character and role. But event the greatest of them may remind us of characters in fiction or actors on the stage. They are convincing and impressive, but we sense that they can only represent one side of a complex human being. Not event the Mona Lisa can always have smiled. But in Rembrandt's great portraits we feel face to face with real people, we sense their warmth, their need for sympathy and also their loneliness and their suffering. Those keen and steady eyes that we know so well from Rembrandt's self-portraits must have been able to look straight into the human heart.”

    “我们觉得我们认识这个热闹。我们已经看过出自其他大师笔下的肖像,它们之所以令人难以忘怀,在于它们概括一个人的性格和角色的方式。然而连它们之中最伟大的作品也可能使我们联想起小说中的人物或舞台上的演员。它们令人幸福,感人至深,但是它们只能表现一个复杂人物的一个侧面。甚至蒙娜·丽莎也不可能总是刚刚笑过的样子。而伦勃朗的伟大肖像画让我们觉得是跟现实的人物面对面,我们感觉出他们的热情,他们所需要的同情,还有他们的孤独和他们的苦难。我们在伦勃朗自画像中已经非常熟悉的那双敏锐而坚定的眼睛,想必能够洞察人物的内心。”

    这一段可以说是全书非常少见的情感饱满的赞誉了,可见贡布里希有多喜欢伦勃朗,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可没有这待遇。

    当然贡布里希也意识到好像赞过头了,于是他说:

    “I realize that such an expression may sound sentimental, but I known no other way of describing the almost uncanny knowledge Rembrandt appears to have had of what the Greeks called the 'workings of the soul', page 94.”

    “我认识到这种讲法听起来可能感情用事,但是伦勃朗对希腊人所谓的‘心灵活动’(见94页)似乎具有近乎神奇的真知灼见,这一点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方式能够加以描述。”

    这里读者朋友们发现有一个(见94页)的提醒,这是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里贯穿始终,提醒读者往回翻页参考的做法。比如在讲述提香(Tiziano Vecelli)的圣母祭坛画时提醒读者回到216页参考把供养人肖像放进画里的传统。这个细节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受感动,贡布里希就像一位老师,亲手在指点读者们不忘前后对照,以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中文译本的出版社要针对页数进行校对,工作量可不小啊。

    本书的英文版是1950年由Phaidon出版社出版,我阅读的中文版是由中国美术学院的范景中教授与好友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杨成凯先生共同翻译,由广西美术出版社的版本。中文翻译质量出乎意料的好,除了有些人名比如Jacques-Louis David大家都习惯翻译为雅克-路易·大卫,但是这个译本却翻译为雅克-洛易·达维德,让我十分费解。后来发现在后记中,范景中教授称本书最早翻译于1980年代(2013年的后记,称30年前),可能有所关联。后记中也提及人名翻译参考了新华通讯社的译名手册,不过除此之外几乎没有翻译问题。更可贵的是书中斟酌之处皆标原文,所有人名也都给出原名,本人表示十分感激。可惜这样的翻译质量,在近几年国内出版的英文中译本里已是凤毛麟角。

    至于前面说的页数问题,我一开始担心中文翻译之后排版上跟英文肯定对不上,这样页数和插图排版势必也要跟着重制。正巧我太太有一本Phaidon出版的英文版,我打开一看,天呐,页数和插图排版一模一样!只能说我自己真笨,这么好的解决办法我怎么没想到呢?只要修改中文的排版,使其与英文版完全对齐,就不存在页数和插图重新校对的问题了。

    这本书非常厚实,采用787mmx1092mm 1/16规格,页数将近700页,但是附录也很长,除去附录为637页,采用胶版纸印刷,整体看上去跟一部大词典一样,乍看之下令人望而生畏。但是读者完全不用担心是在啃大部头:

    一、贡布里希的文笔非常流畅易读,措辞浅近而独特,以时间为主线也不至迷失,读起来毫不费力。

    二、书中包含大量插图,所以其实文字内容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多,而且印刷质量很好,阅读过程中时不时停下来欣赏画作也是一种适时的放松。

    所以整个阅读过程是非常愉悦而轻松的,但是我必须提醒一点:Phaidon这本英文版的纸张采用的是铜版纸,印刷质量更好,画作还原更佳。中文版和英文版放在一起,色差对比明显,我想应该还是中文书的低价倒逼成本缩减所致。所以如果英文好的话建议阅读英文版,如果像我一样不想读这么大一本英文书的话,同时买两本也是不错的收藏。

    另外我不建议大家买电子版,现在应该也买不到电子版(截止写稿日期2021年5月3日)。之前我阅读《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是在Kindle上阅读,但是因为需要翻页参考插图,即便有iPad Pro加持我也还是翻得很辛苦,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在电子设备上阅读此类读物。

    最后是关于观看插图和欣赏原作的差别,贡布里希爵士在书中的态度是非常坚定的,插图是永远无法代替原作来欣赏的。我深感赞同。且不说挪不动的建筑物必须亲临其境,即便是绘画艺术,仅凭插画永远无法还原其真实尺度,原作在现实光线下的效果,画家的笔触,非实物无以比拟。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阅读完本作之后还是应该到博物馆好好看一下原作。只是如果贡布里希爵士知道现在去卢浮宫也无法在拥挤的人潮中好好体验到蒙娜丽莎的神秘的话,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

    回到最初的问题,什么是艺术?我还是没有办法回答。因为艺术从一个具有明确目的性的事情演化到了今天,已经失去了原本的目的了。所以贡布里希才会说“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吧。不管怎样,有件事情是肯定的,那就是艺术家都在追求美的东西,虽然大家对美的定义不一样。作为一个当代的艺术小白,学习如何欣赏美,就是在学习如何欣赏艺术了。我不懂得如何去画一幅画,也不懂得如何给一个小便器签名让它变成艺术,但是我喜欢艺术家们的故事,希望他们对美的极致追求。我不想变成《午夜巴黎》里面那个在女主角面前掉书袋的半吊子“知识分子”,我更想要的是站在一幅画的前面,能够从容地欣赏到它的美,与不美。而其实这个能力我们早就拥有了,不需要负手在一幅画面前沉默,点点头,然后走向下一幅。画就在那里,看画的我们觉得美那就是美的,不美就是不美的,差别只在于如何发现美而已。

    2021.05.03/夜
    于自居

    参考资料

    • 我的评分: ⭐️⭐️⭐️⭐️⭐️(5/5)
    • 标题: 艺术的故事
    • 英文标题: The Story of Art
    • 翻译: 范景中
    • 校译: 杨成凯
    • 作者: 恩斯特·贡布里希(Ernst Gombrich)
    • 出版社: 广西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 2018年3月第1版第11次印刷
    • ISBN: 978-7-80746-372-6/J·882
    • 版本: 纸质版

    扩展阅读

    相关链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枫影夜读 #12——恩斯特·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ur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