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二次元原创平台年轻人
美国动画短片《包宝宝》,却讽刺了活在自我感动中的中国父母

美国动画短片《包宝宝》,却讽刺了活在自我感动中的中国父母

作者: 无趣的土豆 | 来源:发表于2020-03-14 10:56 被阅读0次

导言

《包宝宝》这部作品洋溢着满满的中国风,无论是影片中父母的典型中国面孔、形象,还是电影以中国传统美食“包子”为创作根基来看,都让人以为是中国的一部短片。可实际上,《包宝宝》是2018年石之予执导 、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迪士尼电影公司发行的动画短片。电影的逻辑线很清晰, 以包宝宝从诞生到长大的时间线为线索展开。尽管影片很简单,可是整体的构思却极为新颖,而包宝宝,其实正象征着传统式中国父母对孩子令人窒息的爱。

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为7.4,并非是一个很低的分数,影片的新颖构思应该是一大亮点。什么是“包宝宝”?虽然是美国电影,但是中文题名却很有意思,仅一个“包”字就赋予了影片许多内涵。《包宝宝》以一个超萌的画风,探讨中国妈妈们面临“空巢症候群”的空虚,尽管全剧没有对话,可是感情尽在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之中了。夸张的人物塑造,将母亲脆弱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什么样的母爱才是正确的?孩子到底应该如何去成长?为什么许多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爱如此令人窒息?孩子面对这种爱,是否应该反抗?这些问题本身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需要每位父母和他们的孩子一起去探寻的。只不过,在这场合作中,父母一方往往占尽了优势,说一不二,绝不允许忤逆行为。曾有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成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任何一场考试。尽管影片没有正面回答这些问题,但是答案尽在包宝宝和母亲的细致举动中。也正是影片的无言,赋予了影片无限的内涵,引人深思。

这种中国式的自我感动,并非是个例。接下来,我将从包宝宝成长阶段来分析这种自我感动式的母爱,以及对家庭关系的一些思考。

包宝宝的成长之所以一步步沦为悲剧,源于沉浸在自我感动中的母亲。这类中国式父母,按照自我意愿,对孩子施加了令人窒息的爱。

影片中的包宝宝是一个非常奇幻的设定,但是我们知道,包宝宝正象征着许多有着同样问题的中国家庭孩子。他的诞生是因为母亲赋予了他生命,它拥有着与其他孩子一样,对外界的无限好奇心,最终长大到谈婚论嫁,离开父母的年纪。关于其中的具体细节,我们不妨从包宝宝不同时期的成长阶段去探讨分析。

包宝宝的诞生来自丈夫和儿子两方面的缺爱因素

影片的开头,母亲揉着面,她将面揉成长条面块,切成一块儿一块儿。擀面杖一擀,一张张面皮就成形了。母亲往面皮里放上馅儿,手一捏,一个个外形好看的包子就诞生了。蒸笼盖上,不一会儿,母亲抱着两笼包子,走到父亲面前,面对面坐着。只见父亲狼吞虎咽,一下子吃完了所有包子,匆匆提起箱子就上班去了,只剩下母亲一人。母亲看到这一幕,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眼神之中,尽显孤独。

其实对于《包宝宝》,每个人都会关注的是母亲对孩子的过分的爱,可是我们何曾想过,母亲曾经也是天真烂漫的少女,之所以成为今天这样,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可另一方面,同样也是缺乏丈夫对妻子的关爱。早先甜蜜的爱情,随着岁月的流逝,终将流于世俗。甚至美其名曰这是爱情转变为了亲情,可是爱情真的会变成亲情吗?我并不认为是这样,爱情到底是不一样的,你永远无法以一种对待兄弟姐妹父母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伴侣。所谓的爱情转变为亲情,不过是倦怠了爱情的人,牵强地自我安慰罢了。

包宝宝正是在这样一个缺乏爱的情况下诞生了,母亲拿起了笼子里的最后一个包子,一口咬下,突然包子动了起来,吓得母亲一口将包子吐出。包子变成了一个会动的包子头,他像一个婴儿,躺在蒸笼里,哇哇大哭。再过会儿,小包子头一使劲,长出了小小的身子。母亲双手捧起包宝宝,脸上露出了宠溺的神情。

除了缺乏丈夫的关爱,缺乏子女的关爱也是包宝宝诞生的契机。看完电影,我们知道这一切仅仅是母亲的一场梦,可是正如古语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母亲已经许久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了,而包宝宝,不正是寄托着母亲的满腔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吗?既然母亲见不到儿子,只好自己创造出一个儿子,以至于在这种长期缺乏子女关爱的因素影响之下,她对她所创造出的孩子才会报以这种令人窒息的爱。

童年时期的包宝宝的探索欲与母亲保护欲的冲突是矛盾的根源

童年时期的包宝宝就像一般的孩童一样,对母亲的深深依恋。这种被依恋的感觉,正是母亲最渴望的东西。包宝宝会围着母亲欢笑着转圈圈,在母亲将脸挨着他的时候表现出快乐。而当他摔倒的时候,母亲也会立刻将他捧在手上。当他的脸摔在地上瘪下去一块儿时,母亲赶忙拿出肉馅儿去喂他。此时的音乐,也是全片最轻快明亮的一段,听起来让人暖洋洋的。细细想来,母亲对包宝宝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正像极了小时候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我们吗?而包宝宝对于母亲的依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可以触动内心对父母记忆的共情。

可是孩子终归是要长大的,稍大些的包宝宝,像极了调皮的小男孩,渴望探索新鲜的事物,开始不喜欢被妈妈所束缚。包宝宝身上也穿上了一身红色的衣服,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

红色象征着什么?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具有贬义的意味,不过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活泼,奔放。包宝宝已经到了一个活泼好动的年纪,他的目光轻易地被踢球的孩子所吸引。不管不顾地跟着孩子们跑,母亲见了,慌忙将菜都丢了,立刻追上去将包宝宝捧在手心里。然而这次的事件仅仅是一个开端,母亲带包宝宝一起打太极的时候,包宝宝趁母亲不备,又溜走了去踢球,把头又撞瘪下去一块儿。母亲大惊失色,一脚将球踹飞,捧起包宝宝就走。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巧妙的细节,一方面包宝宝被拟人化,像一个小男孩一样喜欢打闹;另一方面,真正参与进孩子们的活动之后,一球飞来,包宝宝的脑袋就瘪了一块儿。我们观完电影,知道这一切仅仅是母亲的幻想。因此这种幻想出来的包宝宝,既继承了儿子小时候的顽皮好动的形象,又表现出了母亲对孩子的无限宠爱,哪怕一点点的伤害,在母亲眼中,都会被放大很多倍。正是出于母亲内心这种心态与记忆的冲突,才形成了这样一个形象。

最近的抖音上流行着这样一个短视频:父亲将孩子轻轻一抛,在母亲看来如火箭升空般可怕;父亲抱着孩子亲吻,在母亲看来如同猪白菜被猪拱了。当然这种短视频本身只是为了博人一笑,调侃一下父亲的粗心大意和母亲强烈的保护欲。评论区常说:没有危险的时候,父亲是安全的港湾,没有危险的时候,父亲是最大的危险。

其实母亲对孩子有种天生的保护欲,只不过《包宝宝》出于艺术作品的需要,将这种保护欲放大了很多。可这种放大的保护欲也并非无的放矢,对于许多传统的中国式母亲,影片中的母亲其实正是她们的最好写照,只不过,从始至终,母亲从未意识到这一点,也正是这一点,造成了母亲痛苦的内在因素。

青春期的包宝宝的叛逆与母亲自我感动式关爱之间的矛盾激化

包宝宝渐渐长大,跟青春期的男孩子很像,叛逆自尊。他在门上贴了一张告示,写着“禁止入内”,可是母亲才不管那么多,强烈的占有欲驱使下,使她一定要搞清楚包宝宝到底在干什么。于是她破门而入,包宝宝此时正在开心地打电话,见母亲进来,生气地关上门。母亲很苦恼了一下,立刻有了主意,她要做一桌好菜来改善关系。可是包宝宝不理会这一套,他无视了母亲的辛苦,义无反顾和朋友们出去嗨。母亲到最后,只好赌气地自己吃完了所有菜。

这个时期的矛盾是双方面的,二者都有问题。首先是包宝宝对于母亲关爱的置若罔闻,尽管我们可以说青春期的孩子很叛逆,喜欢和父母对着干,这是一种正常的规律。但是并不是说因为这只是一个青春期普遍的现象,所以包宝宝的行为一定是对的。包宝宝在母亲的溺爱之下,并不懂得去照顾母亲的内心,而是我行我素,这种有些自私的行为是构成矛盾的一大因素。

在另一方面,母亲并非没有过错,在这里,母亲仍然是以一种窒息的爱,想去探索包宝宝的世界,而完全不顾及包宝宝作为一个正常青春期男孩子的心理发育需求。这种过分的爱对于包宝宝来说,侵犯了他的自尊,自然不被他所接受。更为可怕的是,母亲的这种爱,逐渐演变为了自我感动式的母爱。她自以为自己为包宝宝付出了很多很多,以至于在发生矛盾时想到的不是与孩子谈心,而是花费大力气去准备一桌好菜,殊不知,孩子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关怀,心理上的平视是包宝宝更为需要的东西。可是母亲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她陷入了自我感动的怪圈中无法自拔,让矛盾进一步激化。

成年的包宝宝与母亲的矛盾在于母亲无法接受孩子长大的事实

终于,包宝宝长大了,这天她带着自己的女朋友回来见母亲。母亲一下子就呆住了,久久不能回过神来。就这样,母亲一直坐在沙发上,怔怔地发呆。包宝宝提起了箱子,女朋友起身,打算一起出门了。母亲这才回过神来,一把拉住包宝宝,死也不放手。就当所有人认为包宝宝终将离开的时候,母亲的举动让人震惊,她一把将包宝宝塞进口中,吞了下去。就算失去最爱的东西,也绝不能让别人夺走!那一瞬间的母亲,是固执而可怕的。

看到这里,久久不能释然,心中不免对这个母亲有些不忿。可是突然,又觉得她是一个可怜的人。她爱的太深,也伤得太深。孩子终将长大,这本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是占有欲作祟,最终失去了一切。

正如龙应台曾写过的: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包宝宝成年了,在我看来,他正处在这个小路转弯的地方,用背影告诉母亲,不必追。只是,母亲能做到这般坦然吗?美国人缺乏亲情感,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不以为然。可是大多数中国家庭,孩子对于父母来说,就是掌上明珠。龙应台的道理浅显易懂,可是真正到了路口的时候,孩子用背影与母亲告别,又何尝不是一种残忍?

对家庭关系的一些思考

母亲不能陷入自我感动,无法自拔

短片中,母亲的占有欲,保护欲其实是一种自我感动的表现。从创造出包宝宝开始,母亲就将一切爱倾泻给包宝宝。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种逻辑:我已经为你付出了一切,这种付出我自己都感动了,你凭什么不接受,你一定按照我的想法生活。

在影视作品中,批判这种过度母爱的情景并不算少。新年时,字节跳动播出的《囧妈》就有这样一些经典语录:

1.我知道你嫌我烦,可妈妈无非就是让你好。

2.我是你妈,我不管你谁管你?

3.为什么你这么不听话呀?

4.这就是我们之间的问题。在你的心里面,住了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难道你没有发现吗?我并不是那个你想象中的儿子。

包括前段时间非常热门的电视剧《小欢喜》中,乔英子从小到大被母亲安排得完完全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应该考什么样的大学都被母亲安排好了,不容置疑。乔英子从小的理想是南京大学的天文学系,而母亲坚持认为必须上清华大学,以至于乔英子重度抑郁,后来甚至被逼到去跳河。可是母亲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是大声地质问:“你为什么一定要上南京大学呀?”乔英子绝望地喊道:“我就是想要远离你!”。

尽管这几部电影,电视剧所讲的内容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中的共有痛点就是母亲对子女有着近乎扭曲的爱,并且还陷入了付出的自我感动之中,最终导致了一系列家庭问题的爆发。

父亲在家庭活动的参与度极低

本片以及以上的两部影视作品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几个家庭都是缺乏父亲的参与度。《囧妈》中徐伊万的父亲早逝,《小欢喜》中乔英子的父母离异。而本片中,父亲除了在影片的开头和末尾出现了非常短的时间,其他时候都是母亲一人将包宝宝拉扯大。

在影片的末尾,我们已经知道了所谓的包宝宝不过是母亲的一场梦,实际上象征了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丈夫看着醒来的妻子,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也许,长时间的夫妻生活,已经让丈夫忘了该如何去安慰悲伤的妻子,只能束手无策地站在门外。

那么父亲在一个家庭中所起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不仅仅是在中国家庭,即使是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父亲的作用仿佛已经沦为了孩子与母亲的联系,而不是作为一个与母亲同等地位的家庭成员。

正如网上所调侃的那样:

和妈妈的对话:

“妈,今晚我回家吃饭!”

“妈,我渴了”

“妈,我饿了”

“妈,我病了”

“妈,我没钱了”

“妈,我能出去玩么”

“妈,你看到我衣服了么”

和爸爸的对话:

“爸,我妈呢?”

影片的最后,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画面:母亲和儿子和好,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圆桌边,母亲教笨拙的儿子如何包包子。但是父亲却把脸一到了一边看电视。大概,在很多人看来,这种情况没有什么违和感,好像倒真的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

可是父亲在家庭中难道真的扮演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吗?不,所谓父母,对于家庭的付出就应该是平等的。相比于母亲更容易感性,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更容易起到培养孩子理性思维的能力。也只有在父母的相互影响之下,孩子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父亲在孩子的心中,一定是应该扮演一个精神支柱的形象,这一点不应该是来自于母亲。

孩子应常回家看看

尽管从母亲的梦境中,不难看出母亲和儿子之间也许有许多类似于母亲与包宝宝之间的矛盾。儿子回家来,站在母亲房门口犹豫是否进去;而母亲看到儿子,则像小孩子一样赌气地别过头,可见二者关系存在一些问题的。

其实影片中的儿子并非是一个不孝顺的儿子,只是母亲缺乏沟通,导致心灵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所谓包宝宝,换句话来说就是“巨婴”,尽管电影中的儿子不算是巨婴,可是由于母亲一些包办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儿子并不擅长去安慰母亲。但是不管怎么说,母亲对孩子从小到大的付出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作为孩子,应该常回家看看。

结语

尽管是一部美国短片,可是却将中国家庭一些真实存在的情感问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传递了古老中国传承数千年的文化价值观。

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优秀短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国动画短片《包宝宝》,却讽刺了活在自我感动中的中国父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vms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