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刘庆邦的《鞋》是一篇很有年代标记特色的作品。
守明在18岁最美的年龄收到了定亲彩礼。
定亲彩礼的风俗虽然很多人没有体验过,但是守明的初恋少女的微妙心理活动却被作者写得活灵活现如感同身受。读完后觉得守明怎么是这么有意思的姑娘呀,我也想娶!
守明有一颗少女心,口是心非,矫情又娇羞,也特别纯真可爱。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
“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作嫁妆。
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袱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
守明明面上说“不要”,可是关了门的动作表情描写,让我看到了一个顽皮又害羞的小女子。
最可爱是她在内心里幻想,自己和“那个人”关于第一双鞋的斗智斗勇的有趣对话。
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
“合适吗?”
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
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你疼我也疼。”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
她有些护痒似的,赶紧把胸口抱住了。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她意识到自己走神走远了,走到了让人脸热心跳的地步,神都回来一会儿了,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一个小女子对未婚夫的钟情、思念、期盼以及对婚姻生活朦朦胧胧地向往,都在这质朴又有趣的文字中显露无疑。
还有一处突出的心理活动是未婚夫即将外出,托媒人传话相约见面的一次,守明设想着让未婚夫“试鞋”的场景的心理描写。
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时间是吃过晚饭,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她不让。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个人若说正好,她就让他穿这双鞋上路——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还脱下来干什么。临出门,她又改了主意,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试试新就行了,还得让他脱下来,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
一个聪慧的、痴情的、娇憨又略带点小狡黠的农村姑娘的形象从这两处心理描写,鲜活灵动地出现在眼前。这样浓墨重彩的描写和铺垫,把小女子的隐秘细腻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多么美好而又质朴的感情。当读到这里时读者很容易产生共情:这样美好的女子,理当被珍重、被宠爱,获得幸福。
然而,越是美好,越是值得珍重,结果却被忽略了、被辜负了才更令人遗憾。守明心中装的满满当当的对未婚夫的美好幻想,在对方拒绝试鞋以后,产生了遗憾。就如中秋月饼,说好的团团圆圆祭了月再分享品尝,结果跑出来个顽皮的小孩,出其不意在还没有祭月的时候就把月饼咬了个缺陷。
未婚夫拒绝试鞋,这是一个巧妙的冲突和转折。故事突然就往不令人期待的方向发展了,淡淡的伤感和对守明今后生活的担心就从读者心里悄悄地滋生了。
但是接下来的结尾又再次出现转折。可爱的守明在回去的路上发现了黑影子的心理反应,特别有意思。
守明下了桥往回走时,见夹道的高庄稼中间拦着一个黑人影,她大吃一惊,正要折回身去追那个人,扑进那个人怀里,让她的那个人救她,人影说话了,原来是她母亲。怎么会是母亲呢!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
即使试鞋未能如愿,守明受了一点小小的挫折,但是她还是毫不气馁的。当她发现黑人影时,第一反应是“扑进那个人怀里”;当她发现原来是母亲时,心里暗暗懊恼又失去了抓紧未婚夫的机会。多么直白、坦率心理反应,这就是那时那地的姑娘原始的爱情观吧。
(正文结尾对守明往后的爱情婚姻的结局是作留白处理的,可以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和推测。然而后记也暗示了,结局应该是悲剧。)
守明这个角色被塑造得美好而又单纯,心思玲珑又有趣,即使小说背景有一定的年代感和地域差异,读起来也是轻松愉悦的。
当我第一遍欢欢喜喜地看完,却发现这是删节版,用于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再重新搜索完整版的,看完后不知怎么的,心里就钻出一点点沉重的感觉来。是“鞋”这个线索带有的复杂意象和暗喻的影响吧。这个问题就留到下一篇读后感品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