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东篱记东篱谷快语轻吟社
读纳兰词《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读纳兰词《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作者: 妮妮悠然 | 来源:发表于2019-07-25 06:46 被阅读3次

原文: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译文:

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方吹散了骏马的嘶鸣,教人听不真切。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夕阳下,荒烟飘在废弃的营垒和关隘上,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赏析:

“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唐苏颋《汾上惊秋》有:“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而纳兰在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难怪他会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词中的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故而张草纫在《纳兰词笺注》前言中言,纳兰的边塞词“写得精劲深雄,可以说是填补了词作品上的一个空白点”。然而平心而论,无论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万帐穹庐人醉,星影要摇欲坠”,还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都不过是边塞所见所历的白描,作者本身并没有倾注深刻的生命体验,这类作品的张力无法与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同日而语。不过,纳兰的边塞词当中那种漂泊的诗意的自我放逐感的确是其独擅。

“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虽可能囿于一己,然而其情不胜真诚,其感不胜拳挚。(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 读纳兰词《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原文: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译文:...

  • 读纳兰词《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

  • 纳兰性德的诗文全集2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清代: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

  •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清】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边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 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

  • 浣溪沙 • 身向云山那畔行

    [清]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 浅读《纳兰词》(一)

    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蹄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

  • 身向云山那畔行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纳兰性德《浣...

  • 长相思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 浩言正语948:20201218

    浩言正语948:读纳兰的词《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醉乡心梦不成...

  • 思纳兰

    第一次读纳兰词时,是上小学五年级学的《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纳兰词《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zq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