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为进首页而写的文章看见社会热点
一位11岁女孩带来的思考:应该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

一位11岁女孩带来的思考:应该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

作者: 一粟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18-03-23 22:08 被阅读170次
一位11岁女孩带来的思考:应该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

小时候,我们考语文,总是会考那么一道题:爱心是什么?

答案告诉我们:爱心是夏日里的一阵清风,使心急如焚的人感到无比的凉爽。

爱心是春天里的一场细雨,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爱心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

后来,我们学会了爱心是什么。每次一看到这种题,闭着眼睛就会写了,而且还被老师夸奖,自己写的句子很优美。

自己也喜滋滋地琢磨着,哇,我的语文还不错嘛!

而有位11岁的女孩,在回答一道这样的类似的题,却写出了令人震惊的答案。

题目是,老师像什么?

告诉我,看完这个题后,你脑中浮现的是什么答案?

毫无疑问,99%的人会写辛勤的园丁。

因为,答案也一定会这样写的。

但是这位11岁的女孩,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园丁与导游》。

一位11岁女孩带来的思考:应该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
 幼儿园时,老师说,“老师就像园丁,哺育你们成长。”小学低段时,考试试卷中出现“老师就像园丁,哺育我们成长”的句子。(小学)高段时,会出现“老师就像()”,()这类的题目,深受“园丁”思想教育的我们,大都会不假思索地写上“园丁”。
  用园丁来比喻老师,用花草来比喻孩子,每个人都知道。可是,园丁这个词,真适合老师这个职业吗?
  去百度上搜“园丁”,第二种解释就是“可比喻为老师”,但去输入其它词汇,恐怕很少有“可比喻老师”这种解释。由此可见,中国的“园丁思想”,被牢牢地锁住,连百度、字典也承认了它的“功劳”。但我始终觉得,人的想法不可以是统一的,正如人们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某一天,我发现我们脑中比喻老师的词,几乎都被“园丁”所占有了,难道没有其它了?嗯,肯定还有!哈,我想出来了!导游!是个挺合适的词,以后再有这种问题,我就填“导游”。
  导游,真的挺合适,他们带我们去参观一个地方。或许,我看见树,你看见鸟,他看见草地,每个人所发现、拍的景色都不一样。老师教我们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在某些人看来,这个对自己有帮助,另外一群人呢?感觉那个适合自己。同样的知识,我们对它们的理解有不同,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人才。
  反观园丁、花草,就不一样了:这些花草的命运都已经是安排好了的。牡丹不会变成玫瑰,百合不会变成月季。在风雨中,有园丁的保护,自己所努力的,也只不过是发芽、吸取营养罢了。它们只需要接受,而没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我们去游览各种美好的风景,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

看完这位女孩的日记,我们会不会觉得,脸上有一丝羞愧?

她说的是那么的有理,自己在那个时候为什么缺乏这样的思考呢?

我们都太相信教科书,太相信所谓的标准答案。就连词典都赋予老师园丁的比喻,这位女孩依然相信导游更适合老师。

这位女孩的比喻,不仅仅能看出她对老师的理解深刻,更能反映如今教育制度的缺陷。

在我们的印象之中,老师是园丁,我们坐在教室,接受老师的雨露,老师给的是水,我们便汲取水;老师施肥,我们便得到了养料。

园丁是会修剪枝桠的,看看路边的行道树吧,看看草丛中的花吧,形状都是被设计出来的,所有的花草都失去了自己生长自由的模样。园丁希望花草长成''听话''的模样,这不就是现在的课堂吗?

把老师比喻成园丁,学生比喻成花草,本来就是一个不平等的关系。老师是人,是主导者,学生作为花草,只能被管理和服从。他们永远不会站在同一个平台上。

这样的比喻迎来了孩子的反抗,是非常正常不过的,但却是难得可贵的。

在如此僵硬式的教育下,女孩还是能够独立思考,打破传统的思想,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呀!

为什么这么多小学生里面,唯独这位女孩这么写呢?

因为家庭的环境,让女孩有这样自由的权利。爸爸对他很开放,一次与他聊到老师这个职业,说:园丁平时要统一浇灌修剪,管的太周到了,反而对学生不好。

女儿联系到了与导游出去旅行的场景,便有了老师像导游的灵感。

爸爸鼓励她,你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没什么顾虑的。

换作别人的爸爸,可能会说:胡说,怎么可以把老师比做导游呢,园丁多辛苦呀。

女孩的思想,是被保护了,被爸爸妈妈小心地呵护着才能够自己思考对世界的独特认知。

我们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往往告诉我们,你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

可天真的孩子们,往往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是对的。

然后偶尔有几个勇敢的小孩问,为什么呀。

有些老师告诉他们,记住就好了,没有为什么,就是这样。

一位11岁女孩带来的思考:应该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

有个小孩很会画画,他看到什么就画什么,画天空,小鸟,树木,自行车。

但是老师上课却教他们画一朵红花。

后来他读二年级了。

换了一位美术老师,这位美术老师告诉他们,你们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这位小朋友只在本子上画了一朵红花,红艳艳的。

却只画了一朵红花,什么也没了。

看到了吗?孩子们的思考与想象力,就这样随着读书慢慢地消失了。

现在也有很多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敢地质疑权威。但是在''德育''上,却把学生训练成一位中规中矩的''好学生''。

老师是高大的,就像花草永远是要仰望着园丁一样。

但是,导游与游客却是在同一水平上的。

这位女孩,希望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播撒一些思想的种子,希望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思考看待世界。

这就是进步的力量。

一位11岁女孩带来的思考:应该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

相关文章

  • 一位11岁女孩带来的思考:应该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

    小时候,我们考语文,总是会考那么一道题:爱心是什么? 答案告诉我们:爱心是夏日里的一阵清风,使心急如焚的人感到无比...

  • 看世界的角度

    Day11/21 17-June-知识产权 【今日读书】《苏菲的世界》17% 【今日读书时间】20:30-22:1...

  • 看世界的角度

    育人宝贝幼稚园中心百日行动派 琳琳阅读打卡 每日5000步+每日阅读

  • 看世界的角度

    在浦东机场往虹桥火车站去的路上,遇见了一位来自新西兰的国际友人judy,正在咨询三日公交车票的事情,刚好我站在旁边...

  • 看世界的角度

    If you look the right way,you can see that the whole worl...

  • 看世界的角度

    活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你永远不会不知道自己可以走到哪里,做到什么程度。我们的墨守成规其实就注定了这一生的平凡或者糟...

  • 财富自由之路part1

    改变认知都两招 认知的高度决定我们看世界的角度,看人的角度,看金钱的角度。 改变认知,是改变思考的思维方式。 从别...

  • 就算伤心

    世界是理性的 生活是感性的 头脑应该用来思考 嘴巴应该用来抒情 恋不恋爱需要仔细斟酌 喜不喜欢看一眼就够了 你想用...

  • 换个角度看世界

    换个角度看世界, 这个谈何容易呢!? 人生在世,换位思考,换个角度看世界,有多少人做到了。 小时候渴望长大, 现在...

  • 倒过来看世界

    用稻的角度看世界 用倒的角度看世界 倒过来角度世界依然美丽 何不让自己换个角度倒过来看看呢 稻夫国忠倒过来看稻的世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位11岁女孩带来的思考:应该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df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