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子罕篇5

《论语》子罕篇5

作者: 清风8351 | 来源:发表于2023-06-11 15:59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畏于匡①,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②: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③!''

    【注释】

    ①子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为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②与(yù):参与。

    ③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翻译】

    孔子在匡地被拘围,他说:“周文王死后,文明礼乐不是保存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要消灭这种文明礼乐,那我这个后死之人也就不会掌握这种文明礼乐了;上天如果不想灭除这种文明礼乐,匡地的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解读】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经过匡地。在夫子来匡地之前,鲁国季氏家的家臣阳虎曾经入侵匡城,虐待百姓,所以匡地的人对阳虎深恶痛绝。孔子的相貌跟阳虎很相似,正巧那时候给孔子驾车的弟子叫颜克,当年颜克也是为阳虎驾车的,大家因为认出颜克,所以断定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孔子经过匡地的时候,就遭到匡人围禁了五天。不过,在横祸当头之际,孔子却不为所动,而且还很自信地对弟子们说,自己肩负着上天的使命,是向世人传播历史文化的,匡地的人不敢把我怎么样。这番话也许只是孔子自我宽慰的话,但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那强烈的使命感。

    孔子深信天道,了知自己的命运,这便是他的“天命”思想。那么什么是“天命”?儒家学说认为,“天”在赋予人生命的同时,也赋予某种需要个人来完成的使命,这便是“天命”了。换句话说,人是肩负着某种使命降临人世的。人能够感知天命,发挥自己的才能智慧,主动地体认、回应并完成上天的使命,成就自己圆满的人生。在现代语境中,使命感就是一个人应当肩负起的责任与任务。孔子认为,自己肩负传播人类文化的历史重任,天命所系,自可无畏无惧。

    与古人相比,很多现代人的生命是灰暗的。有太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使命,甚至连自己是否应当承担一定的使命都不清楚。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人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激情与动力,甚至是毫无责任心。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因为他们的价值根本不会得到丝毫的体现,而他们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变得毫无意义。每个人生都有自己的使命,找出自己的使命,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出精彩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子罕篇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ea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