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痛苦,很多人讲。佛门更有苦海之说,以此劝说世人,放下烦恼寻找菩提。
人生痛快,乐观者言。世事对立又统一,有痛苦有快乐,有光明有黑暗,有所失有所得。
人的一生,不断地失去,不断地得到。
执着于失,难免觉得痛苦。苦海之说并非空泛,人间苦难重重,稍为弱小的心灵都难免觉得压力山大。因种种不如意,世上悲观弃世者甚多,苦闷抑郁者不少,难得快乐者多如牛毛。
能力有限,欲望无穷,求而不得是为苦。
人之苦多多,大至如此。
佛门对于苦海,主讲放下烦恼,去除物欲方能见清净。佛系戒定慧,个中见选择。
放下太难,不如务实找方法。奇迹从来不会轻易发生,但一切都有规律可寻。
才能可以提高,经过不断总结与学习,凡人也能有所成就。欲望未必理智,却可以分化为大大小小的人生目标,作为不竭的人生动力。
目标从来不是容易实现的,么有良好的自律习惯与控制力,任何事情都困难重重。所以在立下目标前,得认真想清楚几个问题。
你有什么?你会什么?你能付出什么?
小才能靠聪明可积累。古人云聪目明,听一听说一说,学一学练一练,有所小成就者不在少数。
大能力却非得大坚持。十年读书苦,一朝文章成。没有年以当日的笨功夫,谈不上深刻有力。不能深入个中,难谈大成大就。
尝读古人故事,苏轼之父苏辙年轻时,下笔成文平凡稀松。闭门苦读七年,笔如泉涌,一时文名鹊起,终成一代名家。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学校求学时,老师批评作文水平不行。毛氏找来古文大家韩愈的文章,认真研读仿其长处,不多久即文笔大进,作文水平列为一流。
学习总能进步,前提是方法对头,坚持到底。欲望也好野心也罢,人生有所期待十分正常。人与人不同处在于,能做到哪一步。
有的人坚持一生,纵笨拙亦可大器晚成。有的人轻佻自弃,纵聪明亦中途折翼。
学习从来不是轻松事,正如付出从来不容易坚持。世人十之八九,不能作到十年如一日,故最终未成有大成就,一生碌碌负了时光。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欲求功成,不可轻佻。
这世上天才是极少的,大部分人是钝才。钝才也用不着和天才竞争。因为天才的目标是世界之顶,国家之颠。作为钝才,与自己比才是务实。只须每天多进步些,钝才的人生也大有未来。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从来多少事,全在笨功夫。靠笨功夫后来居上,就得耐得住过程中的清苦。比苦更难处的感觉,正是痛。
贫贱之人百事哀,无能之辈苦痛多。
在资本主义席卷世界,一切才能都可折现换钱的今天,缺少能力的穷人日子是很难的。这一点,无数住下水道的外国穷人已说明了一切。
多想下少年时的梦想未来,中年时的困顿无力,老年时的落魄无依。
一种被时光碾压淘汰的痛,顿时滚滚而来,充斥身心难以形容。
痛快痛快,痛入身心,求学当快。
吾之浅见在此,朋友你以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