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现在工厂十分缺人,老板见天的发招聘启示,专家呼吁年轻人放下偏见,进厂打工创造美好生活。
也知道现在年轻人找工作不太容易,大部分选择考研考公,大家一起卷生卷死,考研二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三战四战的也大有人在。
这两种情况一对比,就显得十分魔幻。
当然,能去考公考研的人,至少本科起步,工厂其实也不愿意招本科的流水工,因为知道自己招来也留不住。那为什么职高、专科毕业的学生,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呢?
半佛老师在最新的视频里面说,因为工厂工作气氛压抑,流水线更是泯灭人性。但在视频结尾他也表示,只要钱给够,一切都好说。
是啊,只要钱给够。
所以为什么不进厂?
因为付出回报不成正比,俗称“钱不够”。现在的钱不够多,未来可预见的钱也不够多。
为什么非遗传承人少?
因为非遗文化经济效益低,发展希望渺茫,受众面窄,消费者少。或许潜在消费者众多,但如何发掘潜在用户、如何推广非遗产品、如何形成产业化发展都成问题。
有人继承非遗文化出名了,但有更多的人一辈子都无法出名,可这些人这一辈子也是要生活的,这一辈子的吃穿用度、婚丧嫁娶,无一不是开支负累。
为什么男教师少?
因为工资少,事业编的工资有保障,但还是少,比在企业、比自己去创业的工资都要少,而且是稳定的少一辈子。
中小学,中学还好,小学男教师更少。
中学男教师还能背着学校在外面补个课,赚点外快,当然现在外快也不好赚了,但终归是有市场需求的,中学老师知识变现的能力是大于小学老师的。
小学老师能补什么?
而且小学老师的社会地位低,虽然还有幼师给自己垫底,但比起高中老师、大学老师,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绝对是不高的。
你看,大学老师的男女比例就不怎么失衡,对吧~
大家都愿意去嘛~~
另外,中小学男教师少,但男领导可不少。
男性在教育系统升职快,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一个男教师入职工作后,只要不偷懒,不跟领导对着干,升行政岗是理所当然的事。
横向对比同届入职的女教师,男教师的升职速度不说2倍,也是1倍有余。
在学校里男老师少,那去教育局看一看呢?
招来男教师,升职行政岗,一线又缺了男教师,那怎么办呢?开辟特招通道么?
特招:小学语文老师2名,要求,性别男。
招来以后呢?不升行政,一线教师的工资待遇留不住男教师;升了行政,一线的教师岗还是没留住男教师。
至于媒体担心的“未成年人性别角色定位”,未成年人的第一次性别定位在幼儿园大班前后,主要是心理定位,我是小男生or我是小女生;第二次定位发生在16岁前后,主要是行为养成。
在这期间,除了父母,不论是男教师还是未成年人在现实和网络中的重要他人,都会对未成年人的行为品德造成影响,不分未成年男或未成年女。
与其担心教师的影响,不如先讨论一下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参与度,和当下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毕竟,除了特别有个人魅力的教师,让学生主动效仿其一言一行外,学生更容易无意识地模仿父母、有意识地模仿偶像。
说到家庭,中小学男教师的个人问题也是导致学校教师性别失衡的原因。
教师圈默认:女老师最低嫁男老师;男老师最高娶女老师(小学尤甚)。
不过随着婚恋市场逐渐宽松,家庭煮夫也慢慢被人接受,这是比较好的变化,相信只要假以时日,男教师也能找到自己的春天,当“男主内、女主外”不会被人讲闲话后,男教师的数量是会逐渐上升的。
但这时候就要问另一个问题了:小学教师这个岗位,究竟是男教师不愿意来,还是考试没考过女教师,不能来?
至于媒体说的(教师培养须综合平衡考虑性别),还要怎么考虑?男性在教育系统的准入门槛还不够宽松么?
以教师招聘为例,面试的时候,同样笔试结果,要男的;分配学校的时候,同样面试结果,要男的。
不为什么,就因为他是个男的。
这还不够考虑性别?还要怎么考虑性别,真的开个男性特招通道?
法学专业中女学生数量明显高于男学生,但在律师工作中,男律师的数量却是远远超过女律师的,为什么没人关心律师行业的男女性别失衡?
互联网高管坐一桌吃饭,一眼望去几乎全是男的,怎么没人呼吁增加女性高管数量?
这时候就该说了,因为女性的生理特点,导致她们无法像男性一样高强度的工作,就开始强调男女公平竞争了呗。
那教师招聘考试也很公平啊,男教师就是应试技巧不如女教师熟练,面试准备不如女教师充分,所以男教师数量少,也很正常啊。
所以这里还有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头部的优势工作本身已经有很多男性了,腰部工作岗位几乎也左右为男了,为什么这样一个工资待遇不高,社会地位较低的小腿部工作岗位还要把男性塞进来?
男的怎么这么多?
按说生物界动态平衡,男女比例一半一半,怎么现在就多了几千万男性找不到女性配对,这几千万人是怎么来的?
咱就是说,会不会,有没有可能,这几千万本来就不该存在呢?
他们是挤掉了自己的大姐姐、二姐姐,甚至三、四、五姐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而他们命中指定的媳妇,就是邻村狗蛋的二姐,问题是,狗蛋的二姐,哪去了?
以上,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祝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