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不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完美
孩子其实能够感知自己的无知和笨拙,父母把每件事都做得完美,会让孩子觉得永远不可能像父母那样优秀。
2、怎样才能记住
当我们是出于自身需求,需要去学习某些知识的时候,我们就能很好的记住它。
3、孩子是如何认字的
孩子在开始接触生字的时候,他是通过反复的看,猜测,并不断的验证,之后才学会的。
4、测验会妨碍孩子的学习
孩子是通过不断的学习、直觉猜测、检验验证来记住知识的,对孩子进行测验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妨碍孩子这个过程。
5、孩子为什么想要阅读
孩子阅读的目的是寻找意义,寻找能帮助他更好的理解所生活的世界的东西。
6、不要只提供简单的书
简单的书可以降低孩子阅读的难度,但同时会使得孩子的阅读变得枯燥无趣,反而不利于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
7、培养孩子的自我判断
老师应该教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价值判断,而不是依赖老师给出的评价。
8、父母如何给孩子读书才有效果
父母给孩子读书的时候,要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因为孩子能感知父母的情绪,如果父母不愿意,孩子也会觉得无趣,那就没什么效果了。
9、兴趣是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
当孩子感兴趣、自己想去学的时候,他就会学得更快更有效。
10、孩子能纠正自己的错误
当孩子在学习时犯错的时候,父母不要急着去纠正孩子,这样容易让孩子紧张害怕,给孩子点时间,他能纠正自己的错误。
网友评论
在3月6日读书清单打卡中获得最佳,赢得50积分。
【推荐语】
001 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父母心中的头等大事。如何在省心、省力的同时,还能让孩子愉快自主地学习呢?作者用十条清单,从阅读、兴趣等方面告诉我们。
002 人无完人,不要过分要求孩子要完美无缺;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从阅读中找到乐趣; 切勿盲目地进行知识测验,这样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
003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感谢写此推荐语的@文辉[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