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风雨归舟图

风雨归舟图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4-01-20 06:40 被阅读0次

表现风雨中的景色、人物是不少画家喜爱的题材。

雨雾迷蒙,风雨飘摇,让画面多了湿润,多了动态。

明代著名画家戴进曾做《风雨归舟图》,在前人的表现技法之上,又多了个人的创新。

《风雨归舟图》描绘了狂风暴雨中的自然景色,还有人们顶着风雨匆匆归家的情景。

风雨归舟图

全画以s型的构图方式,将近景、中景、远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优美的曲线。

近景中,几棵树木正在风雨中摇摆。有的在河岸边,有的在巨石上。

画家的笔法十分简劲,却又将石块的坚硬湿润、树干的遒劲方折、树叶的繁茂和有厚度的质感都表现得很充分。

树的左前方,画家用留白的方式表现了一条河流。

画家只是淡淡的扫了几笔,没有做过多的河水的描绘。

舟船、芦苇、小桥都暗示了这条河流的存在。

这种留白的方式也给了重墨画就的近景和中景增加了空灵之感,使画面不过于紧张、滞重。

再看水上的这只小船。船头坐着一老一小,共同撑着一把伞;船尾一名船夫,头戴斗笠,身着蓑衣,正在奋力撑篙。

在看小桥上,也有三人。

前面两人共同躲在一把伞下。后面一人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正挑着东西往家走。

你看,风雨之中,不论你是哪一个阶层的人,都要承受着这份狂猛无情的自然界的侵袭。

巧合的是,过桥的人、坐船的人,都是二人共打伞,一人披蓑衣,形成了一种呼应。

在方向上,船上一组向左行,桥上一组向右行,形成了对冲的力。

这种呼应不仅在人物上面,还有两侧的巨石和石上的树木。

画家用桥将两岸连成一体,桥下的芦苇也形成了两岸相连的势。

有了这样的连接,满画的飘摇与动荡,也因此增加了稳定之感。

再向上看,远景大多被迷蒙在风雨之中。

我们在之前的画中基本上看不到这种描绘雨的方式:画家用大号的笔,蘸着淡墨在画面斜向扫出痕迹。

这痕迹又很清透、很空灵,分寸把握得刚刚好。

透过雨幕,隐隐可见飘摇的树叶、峭拔的远山。

画面上半部分的轻灵与下半部分的凝重形成了对比。

纵观整个画面,既豪纵洒脱又空蒙湿润。有前人山水画的古雅意趣,又有走进市井的人间趣味。

《风雨归舟图》纵143cm,横81.8cm,绢本淡设色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相关文章

  • 2018-09-21风雨归舟图

    风雨归舟图 清 金农《风雨归舟图》 1761年作 纸本水墨 提起徐悲鸿收藏的金农《风雨归舟图》,要先从《溪岸图》说...

  • 风雨归舟

    在过去,旧社会的大财主家都有钱。他那钱来得特别容易。为什么哪?“钱赚钱不费难”嘛。嗳,您别看来得容易,去得也马虎。...

  • 风雨归舟

    关键词:夜晚,跨江大桥,相声演员,画,难过 风雨归舟是一个传统的相声段子,是由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先生创作的,这个小...

  • 风雨归舟 - 梗概

    故事的开始是风雨门的剑宗弟子风若谷和刀门弟子常廷宇在比剑,突然门派中的警钟响起,两人急忙返回门派,正好发现剑宗和...

  • 风雨归舟(二)

    “一字写出来一横长,二字写出来上短下横长,三字写出来横着好似川模样,四字写出来四角四方……”李寻山手中虚攥一把白沙...

  • 归舟图

  • 风雨归舟 (岔曲)

    卸职入深山 隐云峰受享清闲 闷来时 抚琴饮酒山崖以前 忽见那 西北乾天风雷起 乌云滚滚黑漫漫 命童儿收拾瑶琴 ...

  • 风雨落幕,少年归舟

    愿风雨落幕能有人免你孤苦。 —— 题记 少年意气踏江湖,何...

  • 漓江归舟图

    第二十四节山水课了,临写漓江归舟图。 自从学习山水画,一直感觉跟不上,难!直播课没有能力跟上,下课看回放可以暂停,...

  • 未来可期

    山野露浓都有路灯,风雨漂泊都有归舟。 ——题记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风雨归舟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md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