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金雁教授讲创新,不下三次,以往都是关于设计科学和创新理论,而这一次在北大德稻《对话全球创新大师》课程中,我们听到的是关于“创新的人”。
作为创新的主体,“你”准备好了吗?
金雁教授和课程大纲关于设计的理论,就不再赘述了,设计科学的研究已经给出了许多答案。关于创新的人,我们往往等同于了解并掌握了创新方法的人。但是金雁教授的研究显示,在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中,知识只是底层支撑,而对人的个性培养,是实现创新的关键,这需要在教育和生活的过程中,长期关注,着力训练。
人作为创新的主体,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做什么样的准备?
创新,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创造新的价值或以新的方式获取价值。研究表明,思考问题的格局较大、视野广阔的人,更会创新。因为他们的观察角度更加多样,更容易发现新的需要,更能够体会新的需求,这样的能力来自于人文和自然。因此跨界的创新,似乎成为必然。
如果乔布斯大学没有修字体课,计算机不会满足“优美”的需求;如果埃隆·马斯克没有关注环境,汽车行业不必做新能源车的迭代,更不需要为了移民火星尝试SpaceX的挑战和突破。是更多学科的重合和更多视角的叠加,带来了更丰富的思维体验,创造了新的价值空间和新的方案组合。
在此基础上,良好的认知和情感、成长型的心态、广阔的视野和思考技能,将构成创新的人格基础,是成为创新者的必要条件。
首先,关于共情。
这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其他人情感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这需要在体验对方并保持自我的条件下进入。较远的距离或者完全融入另一个人,都不能实现共情。对于共情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只要体验,不要评判!共情的过程从感知与理解另一个人开始,捕捉对方的情绪状态,对对方的情境做心理上的重建。还要把体验到的心理模型转化为自己可感受的情感,最后反馈给对方。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的逐条梳理,细密的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唯有深切的关注,才能在看似统一的世界中获取更多的场景,发现更为精微的需求,从而打通更多更好的想法,创造层次更加丰富的价值。
开展共情的思维地图第二,关于欣赏。
欣赏是一种能力,主动的拓宽视野,与他人建立连接,更好的理解差异,分享各自的文化内涵。同时关注不同时期的文化和人,理解艺术作品在特定时期的表达。记得好几次在欧洲小镇的文化旅行中,吃到难吃的食物,喝到奇怪的饮品,导师都笑眯眯地看着我,说希望你学着欣赏它。善于欣赏,乐于理解和开放,这是一种需要培养的态度和能力,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个体特性。
第三,自我效能。
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和学习的自信程度,也就是说能否完成是能力的事,是否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是信念的事。
在创新中,人是关键因素,人的行为不仅受技能和经验的影响,也受人对自我行为能力和行为结果的信念的左右。自我效能感,来有自于自己的直接经验的,也有来自于他人间接经验的,周围人的说法以及自己长期形成的性格、心态、环境、以及他人的支持,都对一个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就意味着,自我效能感是可以被培养的创新性格能力之一。
最后,关于心态。
简单说就是养成一种动态成长型的心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常常感觉卡住了,钻了牛角尖了,绝望了,停滞了,结束了。但是卡罗尔·德韦克 (Carol Dweck)教授的研究表明,人的能力是成长塑造起来的,不是天生而来的。
因此创新者更应专注于学习和成长,而不要执着于成就和结果。当我们面临阻碍的时候,不要束手止步,请相信这是一个更长的历程的一部分,能力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只是尚未做到,仍需努力,假以时日,我们完全可以做到。
在认知和心态上所做工作,是个性准备。犹如一台车,硬件齐备就具备了行驶的基本条件。一个人的个性情况,就如这台车采用了什么样的驱动模式。是激进的运动模式,还是审慎的雪地模式,是节能环保的生态模式,还是攻坚克难的越野模式。人是什么样的个性,决定他做什么样的选择,是以创新模式驱动,还是保守模式驾驶?
这可能为创新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就是对人的思维模式(mindset)的研究。分析不同个性的模式特征(pattern),总结描摹出相应的图示概要(profile),以此开展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在理论模型明确的情况下,以目前的大数据全量分析能力,完全有条件推进这样的研究。
回到本学期的课程主题:工程科技与艺术设计的对话和碰撞,我们正在为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追寻答案。当“个性化推荐”在计算机科学中得到普及,在传播和设计领域都已深入到生活日用,但在教育这样的人文学科中,尚处于概念探索的状态。因材施教的理念从孔子而来两千年,是否能在今天,将成熟的理工学科研究成果嫁接到人文科学,使“创新教育”获得创新和突破?
知识和个性的准备停当,创新者就可以加载创新思维的应用软件,导向创新设计的成果产出。
设计的过程就是从需求出发,在综合、分析、评价中往复循环,最终形成解决方案。设计思维,要求设计者时刻具备目标指向(purpose),我们究竟在解决什么问题,希望创造哪些价值,目的是什么?无论是产品还是项目,始终围绕功能、行为和结构/形状三个要素,从各个角度持续优化。
创新方法和理论在最近的一百年里有了长足发展,从TRIZ创新理论,到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到科技辐射的创新设计、市场驱动的需求挖掘,都给创新以方法的指引。设计师从用户生活和工作需求出发,发现新的产品需求,创造出新的功能需要,引领新生活,新文化;科技人员通过技术创新引领新的可能性,创造性的将新科技组合成新的解决方案。工程科技和艺术设计的协作,共同推动高品质的生活。
最近大家常谈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批判性思维这个词因为翻译而常受误解,因为它并不是提倡大家常去反驳,而是促进“对思维的思考”,对所有的现象追寻根据。
Critical=Need reasons to believe。心中常怀问题,去追问:是什么?为什么?如果不是这样会是怎样?我思故我在,正是不断的追问让创新者保持着创造力和生命力。
重要的是不断发问,好奇心自有其原因(The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stop questioning. Curiosity has its own reason for existing.)。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听完金雁教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解析,我有一个强烈的问题:创新可教吗?
在现代艺术教育中,大家常常讨论的一个话题:艺术可以教吗?我们往往强调学生天分和兴趣,而忽视了对现代艺术教育方法的研究,从文艺复兴开始建构的学院派的教学逻辑和教学结构表明绘画是可教的,绘画教育是有逻辑的。今天的创新教育也是一样,当我们对创新的结构、创新的基础、创新的规律做了条分缕析的研究,从每一个角度找到方法、开发工具、由浅入深,由理解到爱好,逐渐进入,循序渐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创新能力完全可以获得提升。
课程合影如果您也希望成为一个名创新者,金雁教授提供了一个入门锦囊:
1、多问问题,这无比重要!因为“思考”的核心就是追问,如果心中没有“问题”,那么我们的人生会出现问题(If you don’t have questions, you’ll have problem.);
2、心中怀有“目的”(purpose)。以目标和使命为引导,养成设计和创新的习惯,持续创新,持续优化;
3、追求幸福。幸福=愉快、美好、有意义的生活,这其实是我们人的深层导航系统,追求那些能够匹配并提升自身技能和能力的任务,追随目的、建立广泛的连接、获得心流体验(flow),让幸福感充盈在每一天的生活中。
4、形成自己的性格力量和美德。无论什么样的个性模式,都具有自身的优势与特点,追求那些让能我们获得幸福和健康的美德,勇气、善良、公正、节制与超越,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身处创新驱动发展,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阶段,创新教育首先要校准“目的”。让设计理论和创新方法服务于“人”,把“人”变成“创新的人”,幸福的人。怀揣着这样目的、独立思考、积极体验,成为自己。
让我们成为一名幸福的创新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