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九月十八日 ,全国各地都举行了 防空演练,以此来铭记“九一八”,我们学校也一样 。校长的意思很明确 :活动搞一次,就得起到一次的效果 ,那种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举行的活动不如不搞。周四下午开会 的时候,芳芳老师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活动程序以及人员安排。当时虽说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又说好不出来 。晚饭后,等到她在问我的时候 ,我才将心中的疑虑说出。什么问题呢?这个方案将防空袭演练与防火、防震等演练活动混为一谈了。虽说都是逃生演练,都需要师生在建筑物内有序撤离,但其中的不同还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防震演练需要学生撤离到空旷之地,因为空旷之地意味着四周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不必因为担心建筑物的倒塌而对人员造成的二次伤害;防火演练要特别注意的是,师生在撤离时要压低姿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师生在撤离时因应烟雾导致的窒息或中毒;而防空逃生演练也二者最大的不同是,师生在撤离建筑物后,活动并没有结束,只有将学生安全有序的撤到防空洞里,才算是一个阶段,之后还应该有躲避轰炸,警报解除,有序撤离防空洞等阶段,整个活动才算是完整。听我说完,芳芳老师恍然大悟,然后修改了方案,将之发到老师的微信群里。


为了让活动更真实,芳芳老师特意在办公楼前用颜料笔画了一个“防空洞”,并在“防空洞”门口与“里面”各安排一名教师,以便引导和维护秩序。
第一次搞这样的活动,芳芳老师还是很紧张的,生怕出错。她说,自己也没有搞过这种活动,于是从网上下载了一个,没想到,网上的东西这么不靠谱。校长倒是没有说什么,她只是建议道:以后在网上找资料时,可以多找几个,互相比对。不过我在想:为什么会有人将一个错得如此离谱的方案发到网上?原因有很多,但是我认为至少有两点:第一,说明方案的设计者是一个不愿意思考的人,在设计方案时套用了其他方案的模式。第二,包括设计者在内,有很多人态度上并没有把此次演练当回事。“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大的事件,它改变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与耻辱。我们一直在说八年抗战。但实际上,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应该从一九三一的“九一八”开始算起的。虽说日本帝国主义在二战中的暴行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可到了今天依然有法西斯的余孽为其祖辈的罪行翻案,所以,在今天这个时代,“九一八”的防空演练就显得非常有必要。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永远无法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正因为如此,在部分人心中,这样的演练可能不过一个“游戏”而已。“游戏嘛!何必那么认真?”他们不但是这样说的,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认认真真,而成年人却笔挺地站在哪里,仿佛一切都与他们没有一点关系。甚至,因为人们的大声喧哗,以至于活动不得不暂停,因为你公开不能去指责一个“有体面”的成年人。我突发奇想,不会真的有人按照网上的以一个方案进行此次防空演练呢?如果有,那就太搞笑了。
我记得在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有一句这样的台词,是团长龙文章说的。他说:“中国人死都不怕,就怕安逸。”现在看来还真是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