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思考:从全新的视角看历朝盛世

历史思考:从全新的视角看历朝盛世

作者: 千雨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4-04 03:20 被阅读0次

《帝制与盛世》让我们窥见了历史上诸多王朝的盛世,也探究了历代王朝为何会走向衰亡,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历史原因。

比如汉高祖刘邦与其继承人,吸取秦朝覆灭的经验,采取“休养生息”之策,对外议和、对内亲政,除治安以外,朝廷万事皆休,创造了史上著名的“黄老政治”,即传说中黄帝和老子的治国理念。

此阶段正逢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时期,又称“文景之治”。

但因“土地兼收和地方豪强独大”的问题,造成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严重后果,为汉王朝的覆灭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后来,汉武帝虽对此施行了一系列的铁腕改革,却引起了利益阶层的强烈反抗。

汉武帝死后,豪强反攻得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王权逐渐势微,王莽趁机夺位,他因此开启了新一轮的抑制豪强改革。

但是,由于“举孝廉”的弊端,门阀政治应运而生,帝权被架空;因而出现了豪强控制地方、门阀控制国家的乱象,才有了三雄割据的局面,即曹操、刘备、孙策和孙权分别占据了黄河流域、四川及汉中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所谓“三国演义”的乱世争霸,讲得正是汉朝走向灭亡的这段历史。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进入“盛世”唐朝,可称之为中国历史上光芒万丈的时期;而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谋略,则充分借鉴历史教训,以郡县为骨架、以均田制抑制土地兼并,大兴科举制度,一步步将帝国推向了成熟而辉煌的“贞观之治”。

唐朝历经289年风雨,却亡于“帝制的绝症”;真正致命的病根源自帝国后期,因土地兼并的问题让农民丢失了大量土地,加上重税及劳役等因素,导致农民群起反抗,令大唐帝国在这场纷争中走向了终点。

历史变迁,朝代更替。

时间继续向前,到了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于应天府即皇帝位,建立大一统的明王朝。

明太祖朱元璋实行了一系列治国方略,在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制,经“胡惟庸案”后废除丞相制,改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在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在经济上推行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丈量土地和清查户口;在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在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这位帝王因此开创了“洪武之治”。

有人骂朱元璋“暴君”,大明却因其“暴政:治吏之术”绵延了276年,成为中国史上仅次于唐朝的第二长命的大一统王朝。

很多时候,常人以为的历史“真相”,并非真相。

总之,作者李晓鹏将会引领我们从全新的视角看历朝“盛世”,从那些创新的、进步的帝制方略中获得启发。

相关文章

  • 《数学简史》

    科普好书,揭示数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数学遍及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这本书带你从全新视角看历史。在一般人眼中,数学意...

  • 企股会丨一周全球公司十大要闻,谷歌与腾讯达成专利交叉授权协议

    企股keygood,以全新的视角看商业! 上周,有200年历史的英国建筑和服务公司Carillion宣布破产,通用...

  • 挖掘读史明鉴的深层含义

    推荐大家看强国app上一个公开课,是北京大学李玲老师讲的《历史视角下的中国抗疫之路》,非常客观的从历史视角下看...

  • 地球仪的旅行 读《大历史》

    《大历史》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学科,也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看待历史的视角,这个历史不独是人类的,它把宇宙看成一个社区,...

  • 全新视角看教育

    N5的第二讲,博雅书院院长王胜老师与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肖知兴教授进行了一场针对商业教育对生命成长意义的...

  • 历史应该系统学

    历史是一个知识宝库,因为我们可以从系统的视角审理推动历史的动力,在历史的变迁中思考机制,在历史的结论中寻根溯源。历...

  • 从东汉看历朝性格优劣

    蔡东藩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比较认真得看完西汉看东汉,觉得东汉的皇帝们都不是很有名,这段时期也没有太大事件,就想快速...

  • 换个视角看历史

    第一章 历史的背后有故事 一、“气候”也躲在背后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一句虽说只是小...

  • 从上帝的视角审视人类,从历史的视角思考未来

    读完《人类简史》这本书,第一反映就是马上到网上看看其他人的评论,交流一下看法,从不同角度来丰富一下这个对我来说全...

  • 全盛时期的大唐王朝是如何走向深渊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唐朝作为历朝历代无可比拟的全盛时代,拥有着他朝为之仰望的文化盛世巅峰。但历史的车轮从未放过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思考:从全新的视角看历朝盛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nj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