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好久不见的老朋友聚了聚,玩得很开心,朋友家开饭店,拉着我去她们饭店吃饭,盛情难却。她们家里人都特别热情,那是我这辈子吃的最撑的一顿饭了。
不禁羡慕,她们家里人关系真好,起码 ,比我的好。
送我时,走在路上,我们聊起了上大学的事,大学我去了外省,她留在了本省。她说当时填志愿,她想去外省,却硬生生被家里人逼着填了本省。我告诉她,省内挺好的,离家近,有人照应。她也觉得没错,只是说有利有弊吧。我说她和家里人关系很好,令我羡慕,她却说当初就是想报外省,就是想离家远一点,说她上初一时,爸妈带着弟弟来大城市开饭店,只留她一人在老家跟着奶奶生活,当时她在学校住宿,周内都在学校,周末必须回家,家里离县城远,爸妈觉得她自己会变得很独立,但她却说:"那时我不喜欢她们,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意和别人打交道,没办法,周末的每顿饭,我都吃的是泡面。"也许这就是她想离开这里的理由吧,这些事她爸妈到现在都不知道,但现在慢慢变好了。她也成为了一个善良的人。
或许是感同身受吧,我差点没抑制住想哭的冲动。
想想自己,不也是嘛,父母都以为我们过得很好,可只有自己知道,那时的我们到底经历了多少煎熬啊,在外省上大学,我并没有交到知心朋友,最多的感觉就是孤立无援,遇到烦心事只能自己消化,有困难也不知道找谁帮忙,也许是性格问题,我交不到朋友,因为我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想和别人打交道,父母从小的偏心和冷漠造成了我孤僻的性格,即使我很想和别人成为朋友,但一而再再而三地热脸贴冷屁股也会让我立刻清醒,别人不想和我交朋友。逐渐地,我被迫学会了独来独往,和家里为数不多的往来便是打生活费的时候,可以聊两句。只是他们不会问我过得好不好,开不开心,他们一定以为我在大城市里很开心吧,交了很多朋友吧。就那样吧,不想让她们知道我真正的生活是什么样,有多少次因为难过在被窝偷偷抹眼泪,又有多少次被别人怒怼,可第二天,依旧得过着平常的生活。
所有的难受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会涌上心头。
今天早上出门前被妈妈骂了一顿,要是以前的我,肯定不会计较,左耳进右耳出,可怎么好像长大了,被骂之后就有一种想哭的冲动,真是越长大越玻璃心了。
以前见识少,以为全世界的妈妈都是这样的,便不会难过,可慢慢出去,发现别人家妈妈怎么不一样,在孩子把玻璃打碎时不是先责备而是关心有没有受伤,在孩子成绩下滑时不是用别人家孩子来讽刺自己孩子而是耐心分析孩子这次的失误并鼓励和安慰,在孩子犯严重错误时不是拳打脚踢而是平心静气教他做人的道理。
有了比较,便有了失望。原来还有这样的爸妈,原来犯了错不是必须挨骂,原来可以和父母分享这么多事情,原来啊原来。
攒够了失望,便也不再会有期待了。我仍旧在自己的"房间"里,我仍旧在没有朋友的地方生活着,这社会上那么多角色,我也只是亿万分之一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