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这句话从抱怨的下属嘴中说出时,居然经常让人感觉有一定道理,其实更多的是同情和怜悯。
“我不看过程,我只看结果”,这句话从上司嘴中说出时,一般都会让下属觉得无比专横而且不讲道理。
过程导向OR结果导向?
从本质上讲,一切的过程都“毫无意义”,无作用的“过程”数量过多,往往是一个组织低效的直观表现。
当然,不尊重现实条件限制,不正视追求结果中的过程限制则另当别论。
我认为合理的做法为:客观分析后制定合理的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过程进行管控,如现实所需则调整策略,从而得到想要的结果。
如此看来,目标无法实现的直接责任人还是管理层。管理者承担着分析掌握信息决策的工作,承担着排兵布阵的职责,也承担着过程管控及调整的任务。
作为一个在组织中的管理者,需要问自己的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是:我能贡献什么?我想答案肯定不能是苦劳和疲劳之流吧。
有效的管理者一定注重贡献,并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结果很多管理者做不到这点,他们重视勤奋但忽略了成果,忽视了低效乃至错误的勤奋无法得到预想的结果。
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为其本身的专长所限,不为其本身的技术所限,不为其本身的部门所限,才能看到整体的绩效,同时也才能使他更加重视外部世界。一个组织之所以存在,不论其提供的是产品还是服务,都是他的产品和服务被外部社会所需要,换句话说就是对社会有贡献。提出我能做出什么贡献的问题,可以挖掘出工作中尚未发掘出的潜力。
一般的组织中对管理者的贡献要求主要是:
1、直接成果
2、树立新的价值观及对这些价值观的重新确认,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
3、培养与开发明天所需的人才
当然直接成果是最重要的,这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基础支撑。
与此同时一个组织还有有自己的灵魂,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纵然他有再大的贡献,其贡献因此有一定的限度。而一个组织,正是客服这种限度的工具。组织如果不能持续存在,就是失败。一个组织必须今天准备明天的接班人,其人力资源也必须更新,必须经常提高水准。下一代的人,应能以这一代辛苦经营的成果为起点,再开创新的高峰,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的下一代划定更高的基准线。
知识工作者并不直接生产实物,他们生产的是构想、信息和观念。一个人如果愿意以有所贡献为目标,就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即他的知识能为别人所用。
自己的“产品”能为别人所用,往往往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自己工作上和人际关系上都比较重视贡献的管理者,工作也因此而富有成效。
本文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三章(我能贡献什么)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