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雨霖铃》引发而来的

作者: 云淡风青 | 来源:发表于2016-01-04 12:39 被阅读99次

雨霖铃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在送别学姐的“酒席”上,脑中突然就浮现了这么一句话——都门帐饮无绪,而此时此景,我所想要的,却是仰脖痛饮,仿佛唯有酒能够一解风情。

细细体味,这首词中的伤感如千丝万缕般涌入,寒蝉、黄昏,一片凄清,因词人心情,周边景物都渲染着一种离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感情之深,不需言语,便跃然纸上,千言万语道不尽,唯化泪两行。“念去去,千里烟波”,去吧,终是要去,前方路途虽远,但又能怎样呢?“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离别都是伤感的,更何况是在这凄凉的秋天,秋天本就给人一种凄凉,凉上加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朝有酒今朝醉,自别后日日如梦一般,明日我将醒于何处?能否在与你重拾往昔?“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心里纵有千言万语,万般心绪,除了你,又还能和谁诉说?

词中情景交融,让人读来感到无尽的悲伤,虽不多言离殇,却处处是伤别之情,就连周边景物也都为之感伤一般,“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老先生这话也是经典。

古之诗词,言简,意却十分丰富。今之众人,欲求得诗词之精髓,却终不可得。

这其实跟人们现在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在古代,人们娱乐活动少,所以只好在有限的活动中寻求乐子,于是文人骚客们就经常聚在一起饮酒作诗,探讨学问,或居于家中看书,文字功底自不能与之比。古代科技不发达,分别后并不能像今天一样打电话,甚至是视频通话,唯有一纸书信,尚不能轻易寄达,要见上一面,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他们离别时的情绪,并不是我们所能体会的,情绪无从诉说,只能寄情诗词,他们写下的诗词无不是真实情感的流露,于是方能“动人”,引发读者的共鸣。情真意切,境界自成。

现在有些人作诗词过分追求韵律,去追求种种意境,却不知意境只可意会,情至意境自出,而不是刻意去“作”出来的。

相关文章

  • 从《雨霖铃》引发而来的

    雨霖铃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 【夏雪每日一词】(九)《雨霖铃》

    词牌名《雨霖铃》又名《雨淋铃》《雨淋铃慢》,原为唐教坊曲名。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为正体。 ...

  • 2020-12-10 柳永的《雨霖铃》与尧十三的《瞎子》

    柳永的《雨霖铃》 雨霖铃·寒蝉凄切[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list...

  • 雨霖铃.寻梦

    雨霖铃.寻梦 ...

  • 雨霖铃

    曾经凄雨。那东风又起、暗愁绪。春华无意留住,沾烟带柳、相随流水。引楫长歌向远,看芦苇深处。莫道是、十里蒹葭,正好离...

  • 雨霖铃

    凛冬已过,请卿和歌,骤闻戚戚。对望咫尺天涯,迷恋处,相思萌发。自以亭下梅郎,何处寻丽娘。杯盏间,呓语朦胧,不知几斗...

  • 雨霖铃

    春风十里。几多相遇,贝齿轻语。 尊前春酒无绪,斜栏远眺,山峦无觅。 两鬓飘萧未老,太多韶华去。 留恋处,应有良辰,...

  • 雨霖铃

    一. 公交车内的暖气燥人心,公交车外的雨霖铃。 红叶卷起尘埃。 老人紧紧抓着孩子的手。中年妇女脚边放着竹篓。小学生...

  • 雨霖铃

    穿庭雨骤,向花枝冷,更与残酒。春长岂遂人愿,空垂柳碧,执来谁手?去望南山云霭,教轻衫湿透。也只那,齐草烟来,漠...

  • 雨霖铃

    寒城飘雨,叶黄零落,夜深衣薄。筝弦已动心悸,皆知一曲,红颜微露。袖手秋千,意恐玉笙暗相遇。极目望,伊影茫茫,竟透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雨霖铃》引发而来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qa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