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的我,与其说是稚气未脱,不如说是野蛮尚存。我成长的记忆经常与食物有关,就比如,让我走出野蛮步入文明的其实是一根糖葫芦。
那是一个冬日午后,赤条条的北方大地现出了白惨惨的笑,光秃秃的树干就像饥饿的人露出了牙齿。我被妈妈包裹得严严实实出了门,腊月了,快过年了,妈妈要去理发店做一个新发型。
“糖葫芦~又大又甜的糖葫芦!”路边有一个老奶奶在叫卖着她的糖葫芦。红红的圆圆的糖葫芦让这个骇人的冬天有了色彩,裹着糖,亮晶晶的,我想着:它们到底是像灯笼呢?还是像小太阳呢?它们招摇的站在把子上,像一串串的快乐,我也跟着快乐起来。
——“妈妈,我想吃糖葫芦!”
——“小心你的牙!再吃带糖的东西你的牙就黑了!”
我被妈妈拽着,无言地跟糖葫芦告了别。可是如果你跟它缘分未了,告别了也会再相见,我与糖葫芦情缘未了,命里也注定受此一劫。进了理发店,我被妈妈放在窗户边的沙发上坐着,她开始做头发。
我转了个身,蜷起跪在沙发上,脑门抵着玻璃,玻璃上的水珠打湿了我额上的头发,还有睫毛,阳光透过玻璃钻进了我睫毛的水珠里,顺着这束光我望出去,看到了卖糖葫芦的老奶奶,她的小推车离理发店更近了。
这时候,我发现老奶奶拔下了那根插在最顶上的糖葫芦,递给了一个男孩子,男孩子笑嘻嘻地望着他的妈妈——为什么别的小朋友不怕坏牙呢?吃了糖葫芦牙齿真的会变黑么?我沉浸在对糖葫芦的想象中无法自拔。
我的目光跟着小男孩手里的糖葫芦一蹦一跳,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原来小男孩的妈妈也要做头发!
门开了,这对母子进了理发店,那位妈妈坐在了我妈妈旁边的位置,小男孩站在沙发前面,离我只有一步的距离,我听见糖皮在他嘴里嘎嘣脆的声音,那一瞬间,他的圆眼睛变成了月牙状,我看到他的眼睛里发出了满足的光,这是属于胜利者的。
我吞了一口唾沫,也下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我从沙发上跳了下去,然后围着吃糖葫芦的小男孩转了一圈,他跟着我转了一圈,脸正对着我,糖葫芦在他的手里,位于我头顶一尺高的地方。我不再看他,转而望向窗外。
然后突然抽出手指着窗外:“哥哥,哥哥,你快看,外面那是什么?”听了我的话小哥哥扭过了头,于是我一回手,一跳脚,糖葫芦便稳稳地攥在了我的手里,他愣愣地看了我三秒,看着糖葫芦在我嘴里发出了更大声的嘎嘣脆,他“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他的哭声惊动了一旁做头发的大人,做完头发的妈妈跑了过来。
后来的结果就是,妈妈又买了一根糖葫芦给了那个小哥哥,那天下午我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惩罚,除了呵斥之外,妈妈打了我抢糖葫芦的那只手,并且罚我面壁思过了一小时。
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就是回家的路上,妈妈训我:“你是野人么?居然抢别人的东西吃!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原来抢别人的吃食是野蛮的,是不文明的,会挨骂,会被惩罚。
妈妈这顿批评收效明显,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抢过别人的食物,就算别人给我吃的,我也会看看妈妈的脸,若是妈妈说可以拿可以吃,方才可以吃。我猜这大概这是我走出了野蛮成为文明人的第一步。
在我小时候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对食物的渴望是推动我向前走的关键。于我而言,完成了一个小目标,得到了妈妈的赞许,能够格外吃到一个小蛋糕仍然是我最期待的事。
人啊,为了食物而努力的时候,真是简单而纯粹啊。所求一旦超过了口腹之欲,烦恼也就多了起来。可是,如果仅仅是为了食物,那就未免显得有些过于低级而狭隘,但是既然变成了文明人,迈向了高级,拥有了所谓的格局,又为什么生出了那么多烦恼,犯下了那么多过错呢?
“糖葫芦,又大又甜的糖葫芦哟!小姑娘,你要来一根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