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社会学的想象力》(2023.6.6,第一章)

《社会学的想象力》(2023.6.6,第一章)

作者: 逗妈 | 来源:发表于2023-06-05 16:17 被阅读0次

作者:美/C.赖特•米尔斯,1973年

1,普通人很少会意识到,自己生活的模式与世界历史的进程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他们通常并不知道,这种关联如何影响到自己会变成哪种人,如何影响到自己可能参与怎样的历史塑造。


2,老派的感觉和思维方式已经瓦解,新的萌芽却还暧昧不清,从而导致了道德上的阻碍。

普通人骤然面对那些广阔的世界时,自觉无力应对;他们无法理解所处的时代对于自己生活的意义;他们出于自我防御,在道德上越来越麻木,试图彻底成为私己的人,这些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3,无论哪一代人、哪一个人,都生活在某个社会当中;他活出了一场人生,而这场人生又是在某个历史序列中演绎出来的。

就算他是由社会塑造的,被其历史洪流裹挟推搡而行,单凭他活着这桩事实,他就为这个社会的形貌、为这个社会的历史进程出了一份力,无论这份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


4,运用这种想象力,原本心智活动范围狭隘的人往往开始感到,自己仿佛在一座本该熟悉的房子里突然惊醒。


5,要想理解许多个人情境中的变迁,我们就必须有超出这些个人情境的眼光。


6,当人们珍视某些价值,并且不觉得它们面临什么威胁时,就会体验到安乐

而当他们珍视某些价值,但的确感到它们面临威胁时,就会体验到危机

危机要么限于个人困扰,要么成为公众议题。一旦他们所抱持的价值似乎无一幸免,他们就会觉得受到整体威胁而陷入恐慌

假如人们对自己珍视什么价值浑浑噩噩,又或者没有体验到任何威胁,这就是漠然

如果这种添堵似乎波及所有价值,那就成了麻木

假如他们浑然不知自己珍视什么价值,但依然非常清楚威胁本身的存在,那就会体验到不安、焦虑

如果牵涉面足够广泛,就成了完全无法指明的不适


7,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遭受威胁的这些价值,人们往往既没能广泛承认其为价值,也没能普遍感受到它们面临威胁。大量私人的不安就这么得不到梳理,大量公众的不适,以及众多极具结构相关性的决策,都从未成为公共议题。而对于接受理性和自由之类的传统价值观的人来说,不安本身就是困扰,漠然本身就是议题。这种不安和漠然的境况,就是我们时代的标志性特征。


8,在思想上的每一个时代,都会有某种思考风格趋于成为文化生活的共同尺度。不过,放眼当下,有许多思想时尚蔚为流行,却也只是各领风骚一两年,然后就被新的时尚所取代。这样的狂热或许会使文化这场戏更加有滋有味,但在思想上却只是轻浅无痕。


9,自然科学晚近的发展固然在氢弹的发明及其环球运载手段方面达到了技术上的巅峰,却并未让人感到,对于更大的思想共同体和文化公众群体所广泛知悉并深切思虑的那些问题,它能就其中任何一个提出解决之道。

它们在思想上和道德上所引发的问题其实多于它们已经解决的问题,而它们所引发的问题则基本全部属于社会事务,而非自然问题。


10,在当代政治事实和历史现实面前,有什么样的小说,什么样的新闻报道,什么样的艺术努力可以一争短长?在20世纪历次战争事件面前,又有什么戏剧中的地狱景象能够与之相称?对于置身原始积累创痛中的人们的那种道德麻木,又有什么样的道德斥责足以衡量深浅?


11,由于缺乏充分确凿的社会科学,批评家与小说家,戏剧家与诗人,就都成了梳理私人困扰甚至公共议题的主要干将,而且往往独力担当梳理的任务。艺术的确表现出了诸如此类的情感,也能常常彰显它们,并以戏剧性的犀利见长,但仍然不具备思想上的明晰,而这是人们今天理解或缓解这些困扰和议题所必须的。


12,我很希望能够呈现出自己所有的偏见,因为我认为,评判应当是坦诚的。但我也努力抛开自己的评判,阐述社会科学的文化意义与政治意义。当然,相比于我打算考察的那些人,我们的偏见程度可谓是半斤八两。就让那些不喜欢我的偏见的人拒绝我的偏见,以此让他们的偏见也像我一样,努力变得清楚明确、公开坦诚吧!


13,现在被视为社会学研究的东西往往朝一到三个整体方向发展,其中每一个方向都有可能偏离正轨,乃至走火入魔。

趋势一:趋向一种历史理论。认为社会学既是历史性的,也是系统性的。它处理并运用过去的材料,是为了识别出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识别出社会生活的规律。这样的理论一不小心就会扭曲成一件跨历史的紧身衣,在这件紧身衣中,人类历史的各种素材都会被强塞进去,有关未来的先知预言般的观点则会被从中硬拽出来。

趋势二:趋向一种有关“人与社会的本质”的系统理论。开始处理一些特别的概念,旨在将所有社会关系逐一归类,并洞察它们据说是普遍一致的特征。这些理论一不小心就会变成精致而乏味的形式论,其核心任务就是没完没了地对各个“概念”进行拆分与重组。

趋势三:趋向针对当代社会事实和社会问题的经验研究。有的研究城市和家庭,有的研究种族关系和族裔关系,当然还有的研究“小群体”。由此导致的大杂烩被转换成了一种思维风格,有关当代事实的研究很容易沦为罗列有关情境的一系列事实,彼此互不关联,往往也无关紧要。


14,今日的美国呈现出某种希腊化一般的大融合,体现出来自好几个西方社会的社会学的多种要素与宗旨。但危险在于,在这样的社会学繁荣当中,其他社会科学家也将变得急功近利,而社会学家也会匆忙赶着进行所谓“研究”,乃至于丢掉真正有价值的遗产。

不过,在我们的境况中也存在着机遇:在社会学传统里面,包括了对作为整体的社会科学的充分承诺的最出色阐述,也有某些对于这种承诺的局部实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会学的想象力》(2023.6.6,第一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xw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