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信息的海洋中打捞知识—读《这样读书就够了》第五章思考

在信息的海洋中打捞知识—读《这样读书就够了》第五章思考

作者: 让黑白更精彩 | 来源:发表于2018-10-14 22:41 被阅读0次

《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的作者将“信息”和“知识”在结构、价值、受众分析、包含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区分,认为所有的知识都算信息、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识;知识较之信息更具专业性,具备“可证伪性”,结构更清晰,对受众的思考力要求较高,鼓励受众自己作出判断。

面对众多书籍和自媒体网络信息,我们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打捞精品知识,按照作者提出的便签读书法,写出个人的I便签呢。在本章,作者提出“前因后果、适用边界”法,前者用来分析信息,后者用来整理信息,通过一系列的自我提问,填补信息的上下文,来作出区分,打捞知识,具体是:

前因后果—分析信息

前(前车之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个信息的?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适用边界—整理信息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实例?

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态度能力等,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的问题?

界(楚汉河界):无论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运用上述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我们可以熟练而精准的辨别挑选自己需要汲取的知识营养,所以这项训练值得去反复练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信息的海洋中打捞知识—读《这样读书就够了》第五章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xx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