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写了五篇文章,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周二写的《分享也是一种分担》,感觉在引用微信对话内容时,可以拆分成单句去写,这样读起来更符合微信聊天的节奏。周六写的《不确定会带来机会》,引用了大段微博来凑字数,缺少自己的思考和经验,写出来的东西太干瘪。公众号发的《雪天的回忆》是关于童年的故事,我喜欢边想着场景边去写,完成的文章画面感也特别强烈。
虽然我每天都能完成500字的文章,但经常是在晚上提笔的时候,才开始构思文章的内容。这导致有时会抱着应付的心态做事,写出一些没有价值的流水文。知乎上有一位坚持写作的版主,他会在早上坐地铁的路上构思写作的主题,午休的时候搜索文章的素材,晚上就可以很轻松地敲出1000字的文章。我应该向他学习,在每天中午的时候把主题和素材列出来。这样做不仅减少了晚上思考素材的压力,也能够充分发挥潜意识的作用,能够在工作学习的时候,自动地思考题材,也许能够产出很好的写作灵感。
知乎上的鲁西西建议在写故事类题材时,可以把一些单词放进盒子里,每天抽出三个单词,发挥想象力去组织成一篇文章。这种方法可以培养我们写故事的能力。猫猫对写作的建议是多去读书,她认为看写作类书籍没有用,多读书是学习写作的最好方法。我也发现,在坚持读书的时间里写出的文章也更好一些。最后,还那句话:不想太多,坚持去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