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时候想回家,吃一碗炒饭

有时候想回家,吃一碗炒饭

作者: 怀左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7-30 13:32 被阅读0次

    文/怀左

    01

    今天我点了一份炒饭,有一种流水线的味道,但我吃着还可以。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不挑食的人,家里的和外面的饭,我都能吃得津津有味。吃饭必光盘,所以我长胖了。

    我妈说我可能是饿死鬼转世的,不管她怎么说,我确实很喜欢吃她做的炒饭,或者炒饼炒面也可以。她用油不多不少,加盐恰到好处,再整点鸡蛋、小蔬菜,炒出来的饭美味十足。

    可能我就是喜欢吃这种干干的饭,一勺下去分量十足,没有什么汤汤水水,嚼起来有一种行军打仗的爽快感。不过在家时我一般饭后会喝粥,粥是我妈熬的小米粥,多汤少米,一碗下肚,感觉自己是个猛士。

    不过今天和以前不太一样了,今天我吃饭只吃了半份,剩下的一半,我选择了放弃。今天我学着放弃我以前山呼海啸般的吃饭方式,开始慢慢吃,慢慢感受饭里的味道,有了饱腹感就停止进食。

    这里面有我自己觉悟的提升——”我以后真的要控制饮食了“;

    有来自于家人的督促——”儿子,出去和人吃饭少吃点,外面的饭不干净“;

    也有来自于另一半的鞭策——”哥,减减肥吧,好不好?“

    放弃当猛士,从吃饭开始。放弃那种来多少都不够的感觉,从自然而然开始。

    其实很多事情就和吃饭一样,本来早就差不多了,但还是觉得不够,本来自己已经满足了,但和别人一比,不满足感又油然而生。

    有时候觉得知足常乐这句话就是骗人的,安慰别人时可以,放到自己身上就不行了。

    很多话都是说出来好听,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自己做起来,难上加难。所以我逐渐认同了一句话——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我看到很多假人,很多每天说各种假话的人,这里面就包括我自己。我曾经许诺以后要控制饮食,但我一看到美食就如猛虎下山。

    巅峰时候,我一口气可以吃十个包子外加一碗有鸡蛋的方便面。包子是我妈蒸的那种大肉包,沙包拳头一样大。可能也就是那时候的经历,把我的胃早早撑大了。

    在读一些描述饥荒场景的小说时,我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带进去,想象那种饥饿的感觉,然后再吃饭时就更有食欲了。

    上一辈人小时候教育我:”要把饭都吃干净,我们以前都吃不饱饭,玉米面也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到。你看你们现在这生活,吃的肚皮都发白了。“

    他们小时候给我传授的”饥饿思维“,我学习了,并学会了,于是每顿都把饭吃完。二十年过去后,我发现自己可以吃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大家也没有再经历大饥荒,没有去啃树皮,反而吃得越来越好了。

    所以我突然发现以前学到的观念,需要改改了。

    02

    前两天去考科目三的路上,教练的车上放着北师大一位教授讲《老子》的音频。教授说了一句话,当时吸引了我——其实我们现在很多时候认为的真实,都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

    我们人是最喜欢造观念的,所有的善恶、道德、价值、梦想,其实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出来的。在这个世界刚开始运行起来的时候,自然本有其原来的运行法则,后来的后来,我们制造了很多法则。

    像”吃饭一定要吃完,一定要吃干净“,这其实就是在特定的历史年代里出现的价值法则。那时候缺衣少食,来点粮食不容易,但现在每次聚会都一大桌子菜,拼着吃光,真的不容易。

    因为从小养成了光盘习惯,所以每次看到一桌子没吃完的菜,我心里就难受。你说接着趴着吃吧,一来我实在吃不下,二来被别人看到也丢人。你说都剩下吧,珍惜粮食的心,又隐隐不安。

    这也是一种”病“,得治。

    昨天晚上我在小区里散步时,一边走一边听樊登讲的《好好吃饭》那本书。他说人在吃饭的时候,其实也就前三四口觉得好吃,后面就越来越没有感觉了,所以吃个差不多就可以停止,不要再吃了。

    没想到听书也能听到和吃饭相关的东西,我立马来了精神,聚精会神听了半天,学到了一个点:慢点吃,吃的稍微有了感觉,就可以不吃了。刚好那会二胖问我在做什么,我说:”在学习减肥。“

    确实,很多东西都要学习,这里面最难的,就是观念的转变。

    回想起来,我还是一个挺较真的人,追求多、大、全,遇到不顺的情况时容易想多。

    别人是逆境翻盘,我可能会逆境崩盘。

    这也是一种求满的心理,次数多了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下降了,心态也慢慢失去了平衡。我开始依赖新鲜与刺激,开始追求一些表面的充实,时间久了,往往忘了事情的根本。

    所以有时候我想吃一碗炒饭,冷静冷静。

    03

    朋友说他在空调房里待久了之后,一走到外面汗水就像流水一样,根本止不住。

    不光是他,我也有这样的感受。在屋子里吹着空调时很享受,但一到外面汗水就控制不住了。

    我想起来以前明明不是这样的,以前天也热,但也没有这么能出汗。而且现在动不动还会觉得烦,看着留下来的汗水,心情莫名其妙就会变得很糟糕。

    只能享受快乐,无法忍受不适。

    这可能也是一种现代病,科技带来了便利,便利引发依赖,而依赖造成了更深一层的依赖。享受快乐的同时,我们可能在正在逐渐失去忍受痛苦的能力,于是我们吃饭必精致,出门必坐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开空调。

    我们喜欢问别人:”你过得幸福吗?“但从来不好意思问:”你是不是过得不幸?“

    我们也一直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同时努力逃避自己的诸多不幸。

    朋友圈晒的都是高大上的东西,拍个小照片,加个滤镜,配个文字和表情,仿佛要让全世界知道自己过得很好。但其实没有多少人在意,没听那么多信息,轻轻一刷,就成了过往云烟。

    回到幸与不幸,这其中的区别不太好说,同时静下来一想,不也是我们自己设计出来的东西吗?

    开始的开始,幸福与不幸福,其实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当我们一味去追求一种状态的时候,我们就慢慢失去了协调另一种状态的能力。

    能力的失去,代表着问题的产生。所以到了21世纪,各种精神疾病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焦虑。在物质极度丰富的现在,我们反而没有以前那么快乐了。

    以前给我一碗炒面,旁边再来点小米粥或者绿豆汤,我能吃得非常开心。而现在,那种味道已经慢慢远去了。

    与之一同远去的不只是青春,还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我们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

    04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词:平衡。

    平衡的意思就是这里有个跷跷板,左边上去时,右边要下去一点,右边上去时,左边也下去一些,如果一边一直在上另一边一直在下,那这个东西就没法玩了。

    生活可能也是一样,一直追求幸福的人,稍微有点不舒服就会受不了,焦虑、烦躁,怀疑自己,怀疑人生。一直顺风顺水的人,一遇到小小逆境,极有可能全部翻盘。

    我见过这样的情侣,本来感情很好,可过一段时间就会因为极小的事情大吵一架。说起原因时,一方觉得这点事也要发脾气,那对方肯定是不爱她了,然后觉得感情无妄,可能过不下去了。

    我也听过类似的惨剧,本来一个学习非常好的孩子,结果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就被家人打了一顿。家人忍受不了这样的失利,孩子忍受不了这样的侮辱,结果最后,孩子选择了跳楼自杀。

    在外人看来,这都是屁大点小事,但是在当事人看来,这可能都是天大的事情。因为人一旦在一种状态中待太久,一般无法立刻去适应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这是什么,这就是失去了平衡。

    你和我发脾气,你就是不爱我了!

    我天天吃山珍海味,哪里还能吃得下炒饭!

    天这么热,没有空调,我能活吗?

    其实以前,都可以,吵架可以,天天吃炒饭可以,没有空调的夏天也能挺过去。但后来知道什么是舒服之后,就不想再不舒服了。追求稳定与舒适是我们的天性,能逃离不舒服,就不想再回去了。

    问题的根源就在这里——平衡失调。

    所有的心情与状态,不管如何,其实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体验生活的本真。好与坏,得与失,快乐与难过,幸福与悲伤,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对于舒适的依赖,降低了我们在心理层面上对于生活磨难的抵抗力。

    于是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的心理节奏也越来越快,容易大喜大悲,容易焦虑烦躁,喜欢偷窥别人的生活,喜欢与理想中的自己作对比。

    最后,一味追求快乐的人,反而越来越不快乐。

    【后记】

    昨天二胖回家了,今天我一个人看书做事,她在的我身边的时候我们很开心,她回家我一个人时,我也可以安心做事,合理安排生活。

    这就是我学习平衡的开始吧。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时候想回家,吃一碗炒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zg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