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驼背,很多人都会深有感触。驼背,是因为脊柱凸向后方,使后背隆起。一旦驼背,会让躯干向前倾斜。从体态上看来,十分影响美观。
驼背产生的原因
排除先天因素,造成驼背的原因,可能分为以下几种:
1.长期低头弯腰
我们看到很多种地插秧的青年人,逐渐驼背,主要是长期弯腰导致。一般来说是胸小肌和前中斜角肌,锁骨下肌持续性收缩造成臂丛神经持续性受压造成。
2.头疼(肌紧张性)
颈肩部软组织过于紧张,诱发颈椎小关节紊乱,造成椎动脉受压迫引起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皮层血管收缩痉挛引发头疼,从而产生驼背。
3.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不正确的站坐姿,长时间的伏案学习和工作,颈椎缺少活动,脊柱损伤,脊柱钙化等就会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化。
怎么判断是否驼背
分析完驼背产生的原因,我们来看看如何判断驼背以及驼背的程度吧~一个动作,判断“含胸驼背”的程度。
背朝一块平整的墙壁,按照“脚后跟、屁股、后脑勺”的顺序贴墙站好。
后脖子最凹陷处和墙壁的距离大概是3~5cm;而且还能毫不费力地做这个动作的话,说明你“含胸驼背”只是习惯问题。
后脚跟、屁股贴到墙以后,后脑勺要用力一点才能贴着墙;有些人后脚跟和屁股贴到墙后,为了让头也能贴到墙,还会把头仰起来,就说明你的脊椎可能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形”了。
头根本贴不到墙,而且后脖子最凹陷处和墙壁的距离远远大于5cm的话,已经非常严重了,请务必重视起来。
医学上而言,正常胸椎后凸角度在20º-45º之间,在X线下如果胸椎的后凸角度大于50º,便可诊断为脊柱后凸。不放心的小伙伴们,可以去医院拍片看一下哦~
5个动作拯救驼背
下面这些动作,都能放松颈部、背部、肩部的紧张肌肉,从而缓解驼背。
1、撑墙挺腰
面对墙壁,与墙保持30~50cm的距离,两手住撑墙,腹部尽量贴着墙,再把腰向后挺,就像是撑着墙面做俯卧撑一样,每次向后挺腰的动作坚持20s,重复10次。
注意:别踮脚,腹部贴墙的时候吸气、挺腰的时候呼气。
2、伏地挺腰
趴在地上,把两条腿伸直并拢,两手支撑身体,慢慢直起上身,保持腹部贴地。抬起头,直视前方,保持20s。重复10次。
3、注意坐姿
在椅子靠背绑上一个靠垫,人坐在椅子上背部挺直,同时顶住靠垫。然后两手向下伸直,扶住椅子坐垫和靠背连接的地方,尽量把两臂往身体内侧夹,挺胸、头微微向后仰。每次保持动作20s左右,重复10次。
4、背手挺胸
两腿稍微分开站直,把两手在身后交叉,握紧。两肩向内收紧,两臂尽量向上举到最高,重复10次。
5、正确的走路姿势
为了避免走路含胸驼背,还需掌握正确的走路姿势——挺胸、抬头、收腹、双臂自然摆动。
最后,想跟大家说:人一旦驼背了,就会显得十分没有气质,给别人造成一种没有精气神的印象,时间久了,更是容易引其腰痛、颈椎病等症状,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