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争亦有道

争亦有道

作者: 函山 | 来源:发表于2019-02-02 10:15 被阅读0次

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与经济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钢筋水泥铸架而成的高楼大厦林立而起,伴着车水马龙的繁华与人声鼎沸的喧嚣,掩却了这片大地上残存的安逸与幽静。人们的思想似也受了这种繁华与喧嚣的影响,变得更倾向于快节奏的生活与无节度的竞争。

快节奏的生活有何影响暂且不论,无节度的竞争却也引来了外国友人的喟慨:“中国人未免太执于竞争,而在日常之中又过于强调争夺第一的观念。”一位外国钢琴大师如是评价。她的慨叹也立即遭到反驳:“竞争岂非必要之举?而争第一又何碍之有?”

粗略一看,前后两种观点似都有可取之处,故而都能获得不少人的认可。然而这两种看法也都有失偏颇,因此这争与不争的议题,倒也可引得不少性情直爽之人各执一词各抒己见了。不过在此,我却要奉劝诸位还在吵得热火朝天,甚至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的朋友,请将彼此澎湃的心潮暂且压下,再向我中华秉承了数千年的古老智慧稍稍取经,再联想一下中庸之道,便不难有一番新的见地了——不错,那正是争之有道。

亚圣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请看,一个国家的存在尚且需要敌国外患相争以葆生机活力,试问具体到个人,又如何不需要与他人竞争而使自身奋发进取呢?因此在对上文的“争亦有道”略加阐释之前,我们先要在心中明了争之必要。

然而,也正如那位外国钢琴大师所言所慨,过分执于竞争就非明智之举了。这不仅会形成一种恶性的竞争秩序,也容易使得人们本已功利浮躁的心绪更加难以安定。因而也正是如此,才需以中庸之道将那位钢琴大师所言与众人所驳进行一番斟酌损益,进而得出“争亦有道”的思量。

诚然,若单看字面,人人都不难明白这是在强调争之有法、争之有理的。不过细细玩味,这其中也是大有文章可作的——譬如,如何竞争方合“法理”?这个问题倒也不难回答:把握其中分寸与尺度便是。故而,最终的论题就难免要围绕如何把握竞争的分寸与尺度展开思考了。而我的答案依然简短:不失大体,不辞小让。

民族荣誉,家国大义,这是大体,事关大局,由不得我们不去争取——当民族的荣光与声名受辱,当祖国的安全与利益受胁,谁还能置身上的民族血脉而不管,谁还能弃生我养我之地而不顾?因此,我们又怎能不为了一身气节挺身而出,怎能不为了一国存亡愤然争斗?故言大体不失有争之行。

一时声名,蝇头小利,这是小让,无足轻重,得之无益失之无损——我们所拥有的物质生活已足够充裕,而虚名浮利带不来也带不去,又何妨将自己那颗被功利污浊了的心稍稍清洗,再点缀上一些诗意与闲思,再去悦纳一些生活带给我们的别样惊喜?是说小让不辞无争之明。

当然,有一点我们更要在心中明了:“小让可宽”的“小让”确实更多是关乎私人,但也并非对待所有私人之事都要抱着不争的态度。不然,稍稍放宽争逐的步伐本是为了使自己过得更为恬适惬意,而全然无争则又难免沦为本末倒置的消极之举了。所以争亦有道,把握其中分寸与尺度的原则应当贯彻始末。

毋庸置疑,只有我们把握了其中道理,在日常的竞争之中做到取舍有度,进退得所,不失大体,不辞小让,我们的竞争才会更为积极更有意义。同样,外国友人对国人的竞争之形竞争之状也便不会再油然而生喟慨之情了。

相关文章

  • 争亦有道

    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与经济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钢筋水泥铸架而成的高楼大厦林立而起,伴着车水马龙的繁华与人声鼎沸的喧嚣...

  • 盗亦·有道

    有一个大盗叫作跖,他手下人问他,成为大盗有什么窍门?盗跖说这里面窍门大着呢:在屋外就能知道屋里有多少财富,...

  • 莫留名

    天地两相顾,山河万里路。 千秋十万载,功名化尘土。 无为即有道,有为亦作无。 只争朝与夕,何须垂万古!

  • 不争,亦为争

    见惯了世间勾心斗角,听遍了人世喧嚣红尘,观遍了彼此尔虞我诈!诚然,有人不禁要问我们的世界是怎么了。于这一问题,可谓...

  • 天局

    天局有道亦可破,以身为子力胜天。 苍天有道岂可知?亦黑亦白惟格物。 读矫健先生小说有感。

  • 采桑子

    泉城山水风光好,风亦争娇,雨亦争娇,游人伫立千佛腰。 户户垂杨伴笙箫,花也放俏,草也放俏,翠影飘过...

  • 夜跑的夜

    无声,无影,有心迹。 知情,知命,知天机。 亦神,亦鬼,难为人。 争先,争胜,争朝夕。

  • 智聊ACCA P5——Balanced Scorecard 与经

    OliverZhu-楷博财经名师,科目学术带头人-亦师亦友亦学亦乐亦知识亦智慧 导语 2017,注定会是中国富豪争...

  • @荷边书房@解读《孙子兵法》【97】必争之地召唤战略视野和勇气。

    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 谁占谁有利,这就是争地,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兵家必争之地”。 必争之...

  • 【每日好句】20181105

    1.人大多数有名利之心,与人争、与世争。如能与人无争则人安,与世无争则事安;人事皆无争,则世界亦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争亦有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cs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