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的姑娘,如亭亭的莲。
柔顺的长发在脑后被夹子固定,有两缕在修长的脖颈边依偎。她身着一件花裙,浅色的上装有繁星般的花朵,清新、娇嫩,一下子唤醒了人们心中活泼泼的春天记忆。当她写字时随着粉笔的移动,手肘处飘散着宽松的荷叶边衣袖,温柔地摇晃,裙子下摆则是墨绿色长叶植物,葳蕤生香。
这身打扮与大多数参赛者不同,让人眼前一亮。
好像人们默认女老师上台时,就是白上衣,黑裤或黑群,至于你想表现自己的风格,就得在款式和设计感上下功夫,营造出或可爱或端装或时髦的风格,究其原因,这样打扮不会出错。那些大胆跳脱的装束很少见,被认为是不合时宜,或是怕引得评委反感。
可眼前女孩的着装在这个舞台上并不算出色,那有什么关系呢,极其清晰的思路和流畅的表达,如山涧林荫下汩汩的清泉水,不疾不徐,透着令人舒爽的凉意。
想起一句话,“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我不知道,是她运气好,抽中的这一课是精心准备过的内容,还是这册教材每一课都是非常熟悉的,都用心设计过。要知道今天是说课比赛呀,一册书中任意抽一节说课。毕竟这不仅考察你对教材的设计还要考察你相关教育理念的储备,是有一定难度的。
不少参赛者都精心着装,尽量显出知性大方的职业气质,只是一切在抽到自己不熟悉的那一课时有了变化,表情慢慢凝重又苦涩,语言也开始磕磕绊绊,两手交叉紧握,嗯、啊一类的语气词变得多了起来,或者一句话不断重复。眼神要么飘忽不定,要么盯着一处,要么干脆如学生背课文一样眼睛向上翻着,极力从脑海中捕捉与答案相关的蛛丝马迹。
没有完全的准备,连说课的流程和过渡语都没有背熟,报着侥幸心理闯关,手抖的字都写不下去,不一会儿就从说课模式回到熟悉人上课模式,应该也不好受。
想起那句话,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记之,自醒。
比赛过去两天了,还难忘那个女孩在台上侃侃而谈,游刃有余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