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思·致远——农山言志

行思·致远——农山言志

作者: 荷敬茶舍 | 来源:发表于2023-11-03 22:27 被阅读0次

孔子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陪侍,他命弟子们“于斯致思”谈论志向,遂以“致思”名篇。这段“农山言志”,从一个人的言谈表述之中,就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志向。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自然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颜回愿意得明王圣主相辅,教化人伦,使之君主仁爱,大臣敬谦,父慈子孝。朋友有信,用礼乐导化民众,和谐相处,陶冶心智和情怀,既不用修城郭,也不用越过沟池去打仗,剑戟都作为农器去种地,牛马放羊在多草的湖泽之处,妻子没有思念离家丈夫的痛苦,没有为其生死担忧的牵肠挂肚,千年没有战斗之患。

孔子好像是非常重视关于志向的话题,他总结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活,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志,就是心之所至,就是动心起念。一个人的心要到哪里去呢?动心起念最重要。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出发点,立足点,也是目的地。佛家讲求“善护念”说的是同一道理。

王阳明作为一个比喻,认为立志就如同农民栽种庄稼下种一样,是培植根基的功夫,没有根基,也就没有花叶果实的收获,没种下种子,即使有再多的努力,任凭怎样的辛苦劳作,施肥浇水,也不会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反过来讲,一个人一旦立下志向,在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组织种子的生长。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天理就是道,就是孔子讲的“志于道”,天理在于心,不忘于此,时时扩充,自然凝聚力量,美大神圣,心想事成。

有了出发点,立足点,知道目的地,只要路对就不怕路远,其他的事情就可以进一步来谈。

相关文章

  • 孔子“农山言志”考

    《孔子圣迹图》中有一幅为 “农山言志”,所展现的是孔子举办的一场面试,参加面试者三人:子路、子贡与颜回,考场设在山...

  • 2020-06-28

    行思致远NO.213‖古训有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人这话本身是朗朗上口,容易记忆,更容易传播,...

  • 慎言铭

    才不在说,强心则行。苦不言表,独思则解。斯心事也,藏乎已身,非博学无以广才,非苦思无以致远。颜子敏于行而讷于言而流...

  • 2018-06-06

    小儿垂钓 悯农 悯农 江雪 寻隐者不遇 山行 胡令能 ...

  • 辛丑霜降二绝

    (一) 岁到临霜枝半空 山行偏爱此时枫 非是秋来无美色 不经霜染叶难红 (二) 尽染层林志未平 无由信步赴山行 言...

  • 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必由之路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 摄影:宁静致远

  • 宁静致远 淡泊言志

    谈到写字,有史以来,书写无非是两条主线: 其一,强调以规则为先的书写方式,如欧、颜、柳、赵的楷书,王義之的行书,他...

  • 劝鸿鹄

    鸿鹄碧空万里行, 海鸥只爱一湾风。 君子都言志高远, 凡夫仅求农与工。 长天浩瀚星无尽, 短翅功浅莫逞能, 此刻致...

  • 七绝·有感蒋子娟老师读书分享(新韵)

    古语今言致远香,源头活水润饥肠。 勤思苦读明真谛,信手传知育栋梁。

  • 《古风--老将行—并序》

    予年幼无知,然诤铮于英雄志。时值太平盛世,万思成土。俨然不与行,唯梦解,醒,作此,共四百六十二言,命曰:《老将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思·致远——农山言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eg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