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知道在陆家嘴地区有一个马未都先生创办的“观复博物馆”,直到有一次在和其他同行聊天中才无意间得知那边还有个“上海震旦博物馆”。好奇心促使我一定要去看一下。
特意选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独自来到打卡目的地。实在说,不愧是在陆家嘴的博物馆,这装修实在是非常豪华。犹如五星级宾馆。先上几张照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8824/f3451c885db868e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8824/294ffedf029adf1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8824/a78f6fee2a19481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8824/7650741475114f1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8824/10ca3078ff0af88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8824/59930d2ec375667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8824/d8275ca80eae974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8824/1a5ba9e07b3d955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8824/1a06044846349b04.jpg)
和其他博物馆不同的是,“震旦博物馆”的入口处竟然在二楼。所以想要进入“震旦博物馆”必须要先走上室外的旋转楼梯。才能到达二楼的入口处。而“震旦博物馆的所有展览都在二层、三层和四层。
难以想象,这么豪华的“震旦博物馆”竟然是一家如假包换的私人博物馆。实在说,作为一个博物馆迷,一开始我对里面的藏品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但是我发现我想错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8824/3a2f1dff8b9a13e7.jpg)
在“震旦博物馆”的入口处有一个神兽,下面的讲解也只有“神兽”二字。不过只要对这方面有一点了解就能发现这其实是一只“辟邪”。因为在神兽中,独角的为“天禄”,双角的称为“辟邪”。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照片中的这只神兽有两只角。头上一只角,嘴巴下面还有一只角。所以应该是“辟邪”。顺便说一下。另外还有一个博物馆门口也放着一只“辟邪”。这就是“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在靠近武胜路的南门外有八只神兽。其中就有一只“辟邪”。“辟邪”和“天禄”在古代都是用来祈求平安的。
进入大门就是二楼。二楼是一个“中国古玉形纹设计特展”,也就是展览古代玉器的。在这里只说一件让我感到震撼的藏品。就是一套“金缕玉衣”。
先上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8824/daeae0bf39c6a5b2.jpg)
先说一下金缕玉衣是怎么回事。金缕玉衣只存在于汉代。当时的人认为人在去世之后只要穿着玉做的衣服就能使自己的尸体不腐烂。所以贵族会穿着玉衣下葬。但是为了体现等级尊卑。汉代有规定。只有皇帝死后才能穿着由金线和玉片一起编织的衣服。这就是“金缕玉衣”。而诸侯王只能穿着由银线和玉片编织的衣服下葬。这就是“银缕玉衣”。其他有钱的贵族就只能穿由铜线和玉片一起编织的“铜缕玉衣”。当然当时的诸侯王怎么会满足于穿“银缕玉衣”下葬呢?反正皇帝不会把他们的坟墓挖开检查。他们就偷偷给自己制作“金缕玉衣”。等去世时就穿在身上。比如说大家都知道三国时的蜀汉君主刘备。他一直自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中山靖王是谁呢?他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叫刘胜。据说他一共生了120多个儿子。他去世后就穿着金缕玉衣下葬。现在这件金缕玉衣收藏于河北博物馆。
三楼是一个“宣德青花特展”。宣德朝其实就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朱瞻基的年号。朱瞻基的名声并不好。但是艺术非常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家都知道明代的郑和七次下西洋。前六次都是在永乐朝。最后一次是在宣德朝。正是在宣德朝时期。宣德帝朱瞻基宣布不再下西洋。因为下西洋的花费太大。现在的人谈起这事总是充满惋惜。所以对他的评价并不高。在“震旦博物馆”,有大量宣德朝的青花瓷器。精美绝伦。随意上几张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8824/0e49b92e6dce728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8824/17c8d0eed7084c4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8824/e2bae5f49347075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8824/6dc64865adf7659f.jpg)
再上楼呢是一个佛教石像的展览。主要展出的是中国北魏时期和西方犍陀罗时期的石像珍品。北魏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政权。北魏朝特别重视佛教,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个石窟就是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可见北魏朝对于佛教的推崇。再说一下犍陀罗时期的艺术珍品。最早了解犍陀罗艺术是始于优酷上的一个节目。这个节目叫“鸿观”。是“货币战争”一书的作者宋鸿兵来主讲的。他就很具体的讲过犍陀罗地区的历史。犍陀罗时期指的是公元前三百多年。正是中国的战国时期。犍陀罗地区在印度的西北角。连通着印度和中亚地区。大家知道。印度其实是呈三角形。它的南面是印度洋。北边都是山地。其中东北方向是中国的喜马拉雅山。由于喜马拉雅山太高,所以对印度来说很安全。而印度的西北角是兴都库什山脉。这边连通中亚地区和伊朗。印度每次被外族占领都是从这个方向而来。不管印度历史上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还是后来蒙古人建立的伊尔汗国和卧莫尔帝国。都是北方民族从这个地区杀入印度最后称王称霸。因为印度和中亚的接壤处就在犍陀罗地区。所以犍陀罗地区是印度最早文化高度繁荣的地区。犍陀罗地区对印度佛教有深远影响。而且犍陀罗艺术的佛像都不是东方人的面孔,而是彻彻底底的欧洲人面孔。为什么是欧洲人的脸庞呢?这是因为犍陀罗时期的艺术是在公元前三百多年。那时候正好发生了一场很有名的战争。就是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是欧洲人。他率领大军灭掉了波斯帝国。也就是今天的伊朗地区。然后亚历山大建立了庞大的马其顿帝国。所以伊朗地区就留下了大量亚历山大的士兵。这些士兵都是欧洲人。因此犍陀罗地区由于和伊朗接壤。也就在佛像艺术上出现大量欧洲人的脸庞。这是比较有意思的。最后再上几张照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8824/f11220a8583988d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8824/d29f8d84b2672f8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8824/d32a81d6eb2b9ba7.jpg)
参观结束,意犹未尽。值得下次再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