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
读《浮生六记》有感

读《浮生六记》有感

作者: 八七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20-03-25 14:00 被阅读0次

今天边陪女儿学习边阅读由清代沈复撰写的《浮生六记》一书。这本书是2017年11月所得,刚得时已经翻阅一遍,里面的故事内容有些现在还记得。前两天在读白岩松的《白说》一书时,突然想起此书,心血来潮跑到楼上翻箱倒柜的找了出来,开始再次阅读。

翻开书的扉页,有我得此书的年月日和姓名,这是我得书时的一大习惯。看过序言后,便认真阅读第一篇故事。虽然书名是《浮生六记》,但此书在书摊上找到时也只有四记,后两记早已遗失。

这本书分为译本和文言文部分、附录有沈复的生平,但也只写到46岁写此书时的生平,他后来的经历已无从考证了。翻译此书的作者才比我大四岁,也是八零后的。我直接看的是作者翻译的文本,读起来流畅有趣,没有文言文那样艰涩难懂。

第一篇《闺房记乐》写了作者的妻子兼知己陈芸生活中的趣事。读完真是羡慕不已,人生能得这样一位人生伴侣足矣,可惜芸只活了41岁便离世了。这就像作者在文中一直感叹到的:“恩爱夫妻,不能白头偕老”。作者在晚年回忆起与芸相伴的日子充满了幸福和欢乐,我无法想象作者晚年多么的凄凉啊!靠着这些美好的回忆咀嚼留下的时光。

在《闲情记趣》中主要记录了作者生平所爱之事。他对各种花草植物钟爱,对插画的技艺之娴熟都让人佩服。

《坎坷记愁》主要记录了作者一生坎坷的经历。特别是在芸病逝的最后几年时光里,家庭的变故让作者举步维艰。人生在世,不如意事有八九。但即便在如此坎坷的岁月里,作者也没有消沉遁世,而是寄情山水,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偷得浮生半日闲,这是生活在现实生活的人们该有的精神气质。

《浪游记快》一文中记述了作者当幕僚,游宦全国各地时的所见所闻。这可以看作是游记里的家作。与其他游记不同的是,篇幅里以年月为日期,夹叙家庭事故,让人读起来去脉络清晰,记忆犹新。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从他人的经历和故事中参悟人生真谛。在人生的经历中了悟人生。

相关文章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读《浮生六记》有感 我一直觉自己与《浮生六记》有隐隐的气息上的...

  • 浮生几何

    ——读《浮生六记》有感 淡淡书痕,浓浓蕴墨,如画的文字,浸染尘世情怀;浅浅...

  • 浮生若梦,把酒言欢

    凄凄惨惨戚戚,人生几何,喜怒哀乐,浮梦一场。 ——读《浮生六记》有感...

  • 2022年9月16日小记

    读《浮生六记》有感 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一生虽然穷困潦倒,但是他的文字并不灰暗,反而怡人。通篇读下来,只记...

  • 浮生有云,人生有梦

    —————读《浮生六记》有感 初识沈复源于课本中的《闲情记趣》,当时备课时并不觉得有甚好的,只...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六记风情,与世无争。

    ——读《浮生六记》有...

  • 读《浮生六记》有感

    沈复的《浮生六记》书名取自李白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内容也大多是生活琐事,作者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记录了自己与妻...

  • 读《浮生六记》有感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事如春梦了无痕,钦羡于芸娘与沈复...

  • 读《浮生六记》有感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提起沈复,首先想到的便是初一学的文言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我对他的...

  • 读《浮生六记》有感

    佳人曾种半生缘,缘尽寂寂随灯灭。 昔年藏粥为沈郎,荆钗作伴力未歇。 子不嫌卿愚憨态,妾无叹君位不列。 怨起情深不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浮生六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gt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