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陈是我的大学同学,也是我的老乡,家里是做小生意的,收入不错,他的女朋友是我的大学室友,山西人,可以说两家相距甚远。
上周我们在一起吃了个饭,聊了聊。聊到将来的规划时,小陈说他们计划在苏州买房,先把婚结了,将来要是有实力就在上海再买,没实力就都去苏州发展。反正是不想回老家的……
其实,五年前一起毕业的同学,有些陆陆续续地回老家了,或是考了体制内的工作,或是做了点小生意,日子也都算过得去吧!小陈成绩很好,后来还读了研,很多人都劝他也回去考个公务员什么的,多稳定。不过小陈说,坚决不想,小地方是生活稳定,没压力,可是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没人说话是件很可怕的事,哪如大城市,大家一起打拼,聚到一起都能理解彼此的不容易,更能相濡以沫。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内心不由十分温暖。
是啊,相濡以沫,我们这一辈子,能遇到几个可以相濡以沫的人?一个在老家小县城社保局工作的朋友昨晚给我发来微信说,镇上一个卫生院的男孩子好不容易考回去,结果待得不到两年先是疯了,然后自杀了,我这个朋友帮忙核的抚恤金。他核完这笔抚恤金的当晚,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怕自己将来有一天也会这样。曾经,挑灯夜战拼公考,好不容易于千万人之中冲过了独木桥,有了“铁饭碗”,一家人都觉得扬眉吐气,面上有光。刚上岗那会儿也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工资旱涝保收,福利待遇人人羡慕,住宿单位解决,吃饭食堂刷卡,同一批进入的同事隔三差五小聚,聊聊曾经,谈谈未来。可是慢慢的,一切都变了,因为职务的分工,他们开始相互怀疑,因为晋升渠道的狭窄,他们开始相互保留,甚至排挤。如果对于工作地来说是“外地人”,那更容易收到当地人的排挤。到最后,发现能陪自己的只有自己,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何谈朋友?那种孤独,非常可怕!
朋友,知心的朋友是我们这辈子很大的一笔财富,很多时候很多话,连父母都不能说,可是可以跟朋友说,尽情地说,哪怕朋友不能给予任何实质性的帮助。诉说的过程确让我们倒空了内心无数的垃圾。
很多人害怕结婚,但没几个人害怕交朋友,因为结婚的另一半并不一定能相濡以沫,但真正的朋友却可以,尤其是在大城市里一起打拼的朋友。
这几天一直在找工作,从上海来到苏州,虽只隔个把小时车程,就业市场确还是有不少差距。感谢朋友们的帮忙,之前的主管一听说我离职,立马联系苏州的朋友帮忙留意,大学室友也帮我寻找靠谱的猎头,工作找好需要前单位的离职证明,刚升职的前同事二话没说,十分钟搞定,感谢朋友们,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