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善良
文/袁茹意
善良的方式你见过多少种?你眼中的善良又是怎样的?近来读了两篇文章,文中彰显了不同人的善意。让我们来看看哪里触动了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脚货》,卖菜卖瓜果的,剩下的最后一点,叫脚货。张家婆每天都会将家里种的新鲜小菜早早地背到城边的小菜市场卖。脚货通常是那种蔫了吧唧,品相不好的。午后来买的,价钱上能省一半。
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总是在午后两点左右来买张家婆的脚货。张家婆暗自猜想了很多种小姑娘家庭状况,最终都会归结到家庭经济困难上。所以张家婆总是连卖带送的帮衬小姑娘。每天,张家婆都要专门给小姑娘留一点脚货。即使别人想买,张家婆也会拒绝。
又是一个午后两点,菜场冷清,其他菜贩都走了,唯有张家婆在等待着小姑娘的出现。“老婆婆,这些菜一齐买,多少钱?”“一元。”张家婆笑吟吟地将一把小白菜和一小堆二季豆递了过去。当张家婆看着小姑娘离开的背影,便像完成了任务一样,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菜市场。
“妈,菜都买回来了。老婆婆也回家了。”“嗯。”
小姑娘的妈妈一个多月来一直在窗户口看着卖菜的张家婆,看她的早出晚归,看她苍老面容,不由得想到了已经过世了的母亲。母亲以前也卖菜,起早贪黑的。母亲从不会把剩菜带回家,哪怕按照脚货低价处理掉,母亲常说“能卖一点是一点”。
小姑娘的妈妈每天都会让孩子买脚货回来,就是不忍心看见老人为了卖掉最后一点菜,一直守在菜市场,她希望老人能够早点回家。当小姑娘提着一元的脚货回来时,她又再想“为了一元脚货,守了那么久。老人家挣点钱真不容易。”
有没有被善良的心感动到?一个是勤劳善良纯朴的张家婆,一个是善意十足的女孩妈妈。
总有些善良在默默地发生。
《一碗雪花面》中“我”因面条煮得多了,怕挨妈妈数落,于是端了一大碗面条送给门外修鞋的瘦大叔。父亲回来后邀请瘦大叔进家吃,瘦大叔推脱了。于是父亲端了一碗面,一碟菜,一瓶酒到门外和瘦大叔“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去了。“我”不解父亲的做法。父亲说,如果你的朋友到家门口出摊,你会让他在街上吃吗?“我”确实为了消灭多余的面条,才送面给瘦大叔的,而且还摆出一副大善人的模样。父亲能够以朋友之礼陪伴瘦大叔在雪中吃面,是情义,也是尊重。让受助者感受到温暖才是真正的善举。
善良确实随时随处都在发生,你发现了自己身边的善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