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这句话,觉得很有道理“体育精神的重点不在于体,而在于育。它不仅教会孩子们怎么赢,更教会孩子们怎么体面且有尊严的输。”
是呀,人这一辈子,赢的次数总是有限的,输才是常态中的常态。可是,又怎么体面而又有尊严的面对输呢?书本,社会,老师,家长等这些自以为早早接受社会历练过的人和物,也多是正能量的宣传赢的精神,赢的策略,赢的理念。缺少的恰恰是以怎样的有智慧的面对输,缺少的恰恰就是抗挫能力的教育。
有人说体育能让人更智慧,估计也是阐述的客观的输赢精神。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是多数人持有的教育观点,我也赞同。但今晚我更深刻感受到了褒与贬的力量。
今晚,小家伙儿和赵同志互相逗心眼儿。他们互相哄骗对方,各持一词。正在看书的我被小家伙儿喊停当判官。“妈妈,你说我笨吗?”“笨。”
习惯了听表扬的小家伙儿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会给出这样的答案。他听到后马上把矛头指向我,不让我看书,趴在我身上,脸上作出愤怒的表情并连问,“你说我笨吗?”。看架势我不把话圆过来他誓不罢休。我也想看看他的底线,故意说“笨。”
他反问“那你笨吗?”。“我也笨。”
我的几次回答好像都出乎他的意料,他依旧趴在我的身上做着愤怒的状态质问我。我偏不如他意,还故意挠他痒痒逗他。他是哭笑不得。
就这样互相争执了好长时间,我看时机差不多了就委婉的说“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只接受表扬的话语,也要认真思考别人给你提出的建议,认真反思后觉得是正确的,就接受,觉得别人说的不对的,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都要好好说话的态度,就像刚才,你一直这样的态度,你觉得合适吗?问题能解决吗。。。。”听我说完后,他估计也听进去了几句,刚才气呼呼的动作和话语也暂停了下来,然后故作聪明的给自己找了个“逗你玩儿”的台阶下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觉得,对于孩子的教育恰如体育精神,不仅让他知道遇事要能积极进取的赢,也要学会体面有尊严的输的格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