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坚持分享2150天。一天一点点,读书分享194天(2023.7.27星期三)
为了解什么是语言社会化,特查问百度。解释如下:
语言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和掌握语言的能力。它涉及到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不断融入并适应语言社群的能力。语言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婴儿期的语音习得、幼儿期的词汇和语法学习,以及青少年和成年期的语用和语言变体习得。
语言社会化是社会化的开始而非社会化的完成。所以,从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跟孩子说话,父母或主要抚养人陪孩子更多地说话,对孩子的语言的发展有很大好处。陪伴孩子不能欠债,所有欠的债都是要还的。有的利息可能还很高。
社会化有四大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所以,我想,不同的载体不同的环境用不同的语言是适宜的。老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就是如此吧?“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看似讽刺,实则可能是成熟的一部分表现。“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下假神”的俗语也说的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参照群体的影响。因此,孩子是什么样的,我们眼里的世界是怎么样的,都跟我们自己有关,都是我们自己建构出菜的。
目前很多网络语言是我们这一代人所不熟悉的。比如“喜当爹”“接盘侠”“PH”“喊爸爸”……这几个是听说后在百度上查看才知道的。终身社会化,终身学习还真有它的意义呢。要不代沟可不就越来越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