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骂完刘鑫后,请你冷静思考一下。

骂完刘鑫后,请你冷静思考一下。

作者: 裘琪拉 | 来源:发表于2017-11-14 23:07 被阅读0次

  近几天江歌案闹得沸沸扬扬,案情我就不再重复了,大家随便打开一篇公众号的文章都有详细的介绍。目前舆论的主流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去谴责甚至辱骂刘鑫,骂她没有良心,在闺蜜为她挡刀牺牲后不仅不感谢还逃避这件事;骂她禽兽不如,在闺蜜尸骨未寒的时候还能嬉皮笑脸的过日子……刘鑫的行为违背了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的确该遭到道德的谴责。网友们的愤怒表明了现在大多数人还是有道德良知且富有正义感的,而且网友们的声讨也的确成功逼刘鑫出来面对江歌的母亲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好事。

  然而,在大家只关注谩骂和声带来的好处的时候,是否有人注意到,现在这种声讨已经开始有些扭曲了。

  首先,我要声明并着重强调一点,我不反对声讨谴责刘鑫,所以大家不必揪着这点来跟我理论,我希望大家能脱离这种愤怒,甚至跳出这件事本身,只把“江歌案”当成一个例子,来看我这篇文章。

  老实说,我本人也是那种比较容易受主流舆论影响的人,换作是其他事情,我可能也是“声讨大军”的一员了,但这一次,我没有加入声讨大队,我选择了静观其变。我并不认为在遇到不公不正的事情的时候应该保持沉默,但我也不赞同为了 满足自我的“英雄主义”而过分的声讨和谴责。

  一开始大家义愤填膺地谴责刘鑫的时候我还想拍手叫好,但是后来的舆论趋势却让我感到奇怪和不安。

  到目前为止,相信已经有不少人提醒过:杀人凶手是陈世锋,我们首要任务应该是让凶手得到制裁。然而网友们仍像充耳不闻一样继续声讨刘鑫,整个舆论像是陷入了一种狂欢,有了公敌,大家瞬间团结在了一起,尽其所能地在键盘上敲出恶毒的话语,并且将其认为是“正义”。

  确实,为痛失爱女的受害者发声是一种正义,然而这种正义,却在慢慢演变为一种暴力。很多人渐渐从一种“拯救者”的角色转变为“加害者”却仍不自知。在这场狂欢中,有人为了“正义”去现实中骚扰刘鑫,那些本是为了正义而发出的声音,也在不知不觉中多了很多个人色彩。

  或许有人会反驳我说,江歌妈妈也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动用了人肉搜索,而搜索的结果也确实使得刘鑫出来面对事实,推动了事件的发展。的确,我也认同人肉搜索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但从本质上来说,人肉搜索侵害了个人隐私,是犯法的。再者,江歌妈妈的人肉搜索是为了找到刘鑫,理论上,在找到刘鑫之后,人肉搜索就该告一段落了,然而“正义”的网友们却乐此不疲地骚扰和追踪刘鑫一家,让他们不得不四处躲藏,不堪其扰。我并不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夹带私欲、完全正义的,我甚至认为这是人们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泄愤目标之后的恶作剧。

我猜,那些去现实中骚扰他人的“正义使者”们大概是这样想的: “反正你是个人渣,我骂你是有正当理由的,我骚扰你也是为了帮江歌母亲出气,没有人会说我有错,错的是你。”

  老实说,我之所以敢做出这样的猜想,是因为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想法,想想当年的凤姐,想想当年的芙蓉姐姐。但后来我开始问自己,我为何那么乐此不疲的去攻击一个人呢?真的只是因为打抱不平吗?他们有对我做出什么实质伤害吗?我那种没来由的仿佛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愤怒又是从何而来呢?后来我就意识到,这种攻击性来源于平时生活中无处发泄的负面情绪,一旦让我找到一个大众公认的攻击目标,那些积累的负面情绪就披上了一层正义的外衣,有了正当的宣泄理由,而一发不可收拾。

  别跟我说“你以为全世界跟你一样黑暗吗?”这类的话,就算你不是,也必定有人跟曾经的我有相同的想法。

  从一个理性的旁观者的角度看,正确的、适当的道德谴责是必要的,但是部分网民的言论中透露的暴戾之气,绝不仅仅来源于这件事而产生的愤慨与正义。我之所以认为某些言论有泄私愤的嫌疑,是因为我看到了“真希望刘鑫承受不了这样的舆论然后去自杀”、“我倒希望这样的人活着,这样我在不开心的时候就有人骂了”这样的评论。这类评论真的让我细思极恐,虽然能理解网友们是在极其愤怒的情况下才有这样的言论,然而,这样的言论不也恰好说明目前的舆论就是一种可以杀人的暴力吗?万一刘鑫真自杀了,声讨她的网友们又和陈世锋这个真正的杀人凶手有什么区别?到时候会有人站出来承认自己参与了这场声讨吗?如果没有的话,那这些人和现在逃避江歌的死的刘鑫有什么区别?刘鑫的行为的确让人厌恶和愤慨,但是真正往江歌身上捅刀子的是她吗?就算她与江歌的死有间接甚至直接的关系,但有到了把她逼死的程度吗?就算在道德层面她真的该死,但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是可以判她死刑的吗?网友们又哪里来的权利去逼她去死呢?

  更何况,现在这个真正的杀人凶手还没得到法律的严惩,大家却把注意力全放在了在法律层面也算是受害者的刘鑫身上,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如果现在骂的是陈世锋,我觉得我会恨不得上去补一脚,然而现在,舆论的导向把刘鑫弄得才是真正的杀人凶手一样,却把那个亲手捅了江歌那么多刀的罪犯置若罔闻,这难道不值得去注意和反思吗?

  再次声明,我不是说刘鑫不该受到道德的谴责,又或者是帮她洗白什么的,我只是想提醒大家,愤怒的情绪并不能解决事情,甚至还会被人利用。

  这几天看到了太多的公众号都在写这件事情,凡是呼吁大家声讨刘鑫的文章都会得到一致的赞同和大量的点击,那些站在相反立场呼吁停止网络暴力的文章却被冷嘲热讽。我也知道有些文章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这些观点不值得我们讨论。但可惜的是,一些比较客观中立的文章却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不能把网友们从狂欢中拉出,也无法阻止某些公众号的刻意的带节奏。

  建议大家再去看看那些让你们义愤填膺的推送,注意一下是不是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格式:或繁或简地叙述江歌案过程→渲染气氛,着重描写刘鑫事发和事后的行为→声情并茂地描写叙述江歌妈妈的艰辛与痛苦→严厉谴责刘鑫的行为,引爆情绪→打上各种标签,各种站队,最后希望凶手得到严惩,人性得到净化。

  大家有发现吗?这些文章通篇都在渲染气氛,强调人性、强调道德,呼吁用道德制裁刘鑫,但大部分只字未提如何真正帮助江歌的妈妈去打赢这场官司。请问所谓的正义,就只是动动嘴皮子,骂完了,嗨完了,就散了?

  或许有人会跟我提签名的事。我得知江歌妈妈在请求签字的第一时间就跑去签了,因为我也想为这对可怜的母女尽一份微薄之力。但现实告诉我们,光有签名而没有法律层面的证据的话也是不足以判杀人凶手死刑的,也就是说,如果找不到确切的证据,就算全中国都签名了,日本的法律也未必会判陈世锋死刑。

  所以说这些带有浓重感情色彩和舆论导向的推送,对事情的发展有实际帮助吗?在我看来,不过就是创造了一个平台,让有相同看法的人聚集在一起发泄内心的愤怒,骂爽了之后就大家该干嘛就干嘛,对整个案件的推动依然是无能为力。

  我明白这种无能为力,也理解大家那种“虽然我不在法律上帮助她们但我起码能在道德层面施予援助”的好意,但是往往就是这样出于好意的愤怒,就会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

  我们可以感到愤怒,但同时我们得警惕煽动者,谨防被利用。引用今天“Vista看天下”发的关于江歌案的推送的一段话来说就是:我们应该警惕煽动者,但同样也应该警惕为了反对而反对,面对平庸之恶的愤怒情绪,不应该被舆论广场上抢生意的喇叭所左右,面对朴素价值观做出的判断,不被鼓吹暴力的人所利用,保持住基本的是非观。

  人是会自我欺骗而不自知的,愤怒也会让人变得失去理智和盲目。写此文的目的是希望能唤起大家对真正的杀人凶手的关注,也希望大家在愤怒之余保持理智和基本的正确判断,不要被有心之人利用。

  我曾在开头写过,希望大家能把“江歌案”当成是讨论的案例来看我这篇文章,因为这样的网络暴力现象的存在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那些真正因为网络暴力而发生的悲剧可能早已被人遗忘,但人们却仍在不断的重蹈覆辙。我希望“网络暴力”的问题能得到真正重视,也希望在以后的无数事件中,大家可以尽量保持理智,避免掉入陷阱,不要被他人利用,不要成为他人的利刃,不要变成网络暴力的实施者,不要变成敲着键盘的“杀人凶手”。

  共勉。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本人才疏学浅、入世未深,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欢迎和平讨论,不接受任何撕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骂完刘鑫后,请你冷静思考一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uq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