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不擅长也不喜欢喝酒,而且好长时间没有喝酒了,今天被迫喝了点酒,总算有点自知之明,喝到个微醺的状态就踩了刹车,所以才能完成今日的文字,没有乱了计划全年日更的大局。
所谓“李白斗酒诗百篇”,斗酒不醉说明李白的酒量好。按照我的标准,如果喝酒喝到一斗,那必然是人事不省,昏倒到天昏地暗,怎会有诗百篇的可能。能作诗,能做百篇诗,必然是介于清醒与昏倒之间的状态,用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就是微醺的状态。酒常喝,微醺的状态却难寻,微醺处于醉与非醉之间,正正好好可以把所谓的理智的底线突破,却又不突破的过分,正可以恰如其分的表达难以启齿的意念与需求,把挂在嘴边的言语接机吐了出来。酒后吐真言,所吐的真言是蓄谋已久的真言,只是一直碍于正常的情面,遮遮掩掩,欲说还休。
我们的文化讲礼,好多真情实感,在礼的约束下并不适宜直接表达。如果非要表达,微醺便是很好的机会。就好像郎情妾意,却不曾捅破了窗纸,只有酒壮英雄胆,借酒意大可不要了脸皮,把真实的自我,或真或假、赤裸裸的表现了出来,任由对方去抉择。认可了甚好,不认可也可以说是酒后的戏言,为自己找好了退路。
所以喝酒便成了一种文化,那是酒量好的人才有权力说的一种酒文化。常人头脑里警戒的弦一般都绷的很紧,但在酒精的麻醉下,却很容易松弛。只有酒量好的人才能在醉与非醉,真醉与假醉之间游走自如。借酒的掩护,打破平日里的禁忌,或真或假的表露真意,虚虚实实的试探对方的诚意。国人多虚伪,在情理上可说不可说的事情,正常时便不好说,而借着酒的掩护,便满可以接着说者无心,而大胆的说,只看听者是不是有意,能够听进说者的心。
于是有好多人喝酒是为了成局,好多人为了成局才去喝酒。进了局的人自知如何出局,甘于进局的人也大多为了解局。这酒便不只是酒,更是一种幌子,一种借以突破伪善的道具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