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7月40日读书『人对抗自己-自杀心理研究』第一章 爱与死

7月40日读书『人对抗自己-自杀心理研究』第一章 爱与死

作者: SY难得糊涂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06:58 被阅读0次

弗洛伊德进一步假设说: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让我们称它们是人格中的建设性倾向和破坏性倾向——就像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的那些力一样,始终处在不断的冲突和相互作用之中。创造与毁灭、建设与破坏,正像细胞与血球的合成和分解一样,乃是人格的合成和分析。同样的能量就表现在这两个不同的方向上。

首先,我们将讨论由于不能达到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的妥协而立刻导致或多或少是自愿的死亡即自杀行为。我们旨在揭示决定这一选择的潜在动机,说明为什么有些人身上,死的愿望完全战胜了生的愿望,并且与自觉的理智携手合作完成了这一任务。与此同时,我们将力图说明:在什么样的程度上,我们可以先于灾难性的后果而察觉这些倾向。

然后,我们将考察各种较为成功的妥协形式,在这些妥协中,毁灭自己的冲动似乎被冲淡和分散了,从而,虽然以痛苦、失败、被剥夺的形式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至少死亡是被推迟了。为什么这些人不干脆自杀了事?为什么他们被如此强大的驱力逼迫到自我伤害和自我限制的方向上?对这两个问题,我们都同样有兴趣加以探讨。

这就会引导我们去考察自我毁灭的多种形式(流产型、歪曲型、慢性型),考察生活中所有那些失败。这些失败似乎是直接关联于个人方面明显的错误观念和错误处理,而并非出自命运或现实的不可避免的意外事故。这当中包括许多表明了自己不能忍受成功的人,这些人除了不能承受成功以外事事都能成功;同时也包括了更多除了失败以外事事都必失败的人。

最后,我们将考察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凭借什么样的方法,我们能够偏转这种恶性的自我毁灭倾向,避免灾祸和牺牲,自我毁灭倾向正是通过灾祸和牺牲而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自发的控制的。这就需要我们去考察那些可以用来强化我们的生命本能,借以抵抗破坏倾向的技术,这样做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避免直截了当的自杀形式,同时也是为了解决更为广泛的问题,即减少被扭曲了的生活方式,降低生死冲突的高昂的妥协代价。

相关文章

  • 人对抗自己(自杀心理研究)

    (美)门林格尔 冯川译 摘自 百度百科 在《人对抗自己》中,门林格尔对死亡本能和自...

  • 7月40日读书『人对抗自己-自杀心理研究』第一章 爱与死

    弗洛伊德进一步假设说: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让我们称它们是人格中的建设性倾向和破坏性倾向——就像物理学、化学和生物...

  • 心理学 第一章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一)心理与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源流1...

  • 预防自杀日来聊聊为什么儿童自杀案例越来越多

    每年的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

  • 《自杀论》导读——自杀从未如此哲学(二)

    第一编 非社会因素 第一章 自杀与心理变态 本章是为了将自杀和心理变态区分开。 我们很多普通人认为自杀或许是一种心...

  • 自杀研究国际学院|還有這種學院?

    自杀研究国际学院的院长Rory O’Connor教授研究自杀背后的心理已超过20年,他发现一种自杀心理是社会完美主...

  • 框框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交叉学科 关注:发展与教育 学习与教学 ...

  • 告别,启程

    人总是爱跟自己较劲,跟周围的一切人和事较劲着,和世界对抗,和解,再对抗,再和解,如此往复。 心理阴影正和它的命名一...

  • 《爱与孤独》

    家里养的花自杀了,遗书写道:一生不愁吃穿,唯独缺少阳光和爱。 —— 周国平 《爱与孤独》 最近读这篇,努力对抗各种...

  • 自杀是最后的控诉和抗争

    没有想自杀的孩子,只有让孩子想自杀的教育。 有研究表示,每一种自杀方式都是有心理意义的。跳楼代表的心理意义是:向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月40日读书『人对抗自己-自杀心理研究』第一章 爱与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wx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