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光荏苒,一路向阳
一次“失败”的演讲,三个成功的经验

一次“失败”的演讲,三个成功的经验

作者: 爱是分享 | 来源:发表于2019-03-27 07:43 被阅读0次

    几乎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场景,为何上一场演讲爆笑如雷吸粉无数,而这一次却“反响平平略感凉凉”呢?

    我们的表达水平并不始终如一,也并不时时出彩,是因为环境?内容?技巧?

    经过一番仔细的复盘,有以下3个经验与你分享。

    【背景信息】海峰老师的新书签售会,主办这次活动的埃里克森分院小院长找到了我,经不住她一番真诚的忽悠,我成为了签售会上六位演讲者之一。演讲结束之后,回到座位的过道里,并没有那么多的击掌叫好,也没收到铺天盖地的微信好友申请。——这是我的评价指标,哈哈。

    一、以终为始的方式准备演讲稿。

    这一次接到演讲邀约时正在湖北老家,心想着好容易回家两天先陪家人吧,还有一周时间等我回深圳了再集中火力好好准备,很多奇思妙想不都在最后两三天才出现的吗?

    所以虽说内心并没有明确思路到底讲什么、怎么讲,但也晃悠着只剩三天时间了,这三天里我要连续参加从早到晚的培训、还担任了班委、还要完准备和成晚间一次重要的课程展示。

    每晚回到家就11点多了,理了个框架,实在困的不行,想着第二天午餐时再琢磨。其实第二天在培训现场的时间,根本不可控。

    ……最后的情景是,距离签售会开始前1小时,我打了个车,在车上闭目打好了腹稿;签售会开始前半小时,我赶到了听众席的角落,写稿子。

    最后,稿子是完整呈现了,但回顾整个过程,真的是侥幸+蛮干啊!

    如果我核算一下,就会和此前演讲/讲课一样,在倒计时前一个小时,我可以心无旁骛的演练我的稿子并根据现场,作最后的修改和润色。

    如果我倒推一下,就会知道,在签售会当天只有半小时时间,在签售会前3天里都只有晚上12点以后有时间,……这些加起来一共不到5小时,我就该明白,我准备稿子的时间分配是如何,比如:

    构思确定主题及内容框架1小时+

    写稿件及调整修改3小时+

    练稿及调整修改1小时。

    而不是在紧张与侥幸的状态下,憋出最后的成果。

    这也是很多人常常演出的场景,在拖延、不面对、无规划的情况下,眼见着自己一步一步走进坑里。

    总结一下:若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准备一份高质量的演讲稿,就应该根据个人的备稿风格,用倒推的方式,合理规划好时间及每个时间节点的结果呈现。

    做其他事情恐怕也如此。

    二、对自己要讲的内容很“冲动”,非常“冲动”。

    登台的前一分钟,我还在纠结,这个结尾要不要这么设计,似乎讲出来并没有那么的爽。10秒钟后,我决定了,就是ta,因为也没时间重新调整了。

    没想到还真在最后一小段,卡壳忘词了,感谢主持人灵机应变的帮我总结标题金句作为收尾。

    所有我自己都暗自窃喜觉得非讲不可的话,都水到渠成,脱口而出,充满热忱。

    那些我心存疑虑犹豫不决的观点或语言,可能会半路夭折,藏匿不见,或者虚弱无力。

    演讲者自己都不冲动、没有激情的东西,不说是感染听众,单是让自己信服、潜意识里都无法做到。

    怎样做到内容冲动呢?1反复演练,直到自己相信ta是真的;2反复修改,直到自己真正满意。

    前提是做好第一条,为演练和修改预留足够的时间。

    三、成为听众的一员,感受台上那个人。

    这次的演讲现场是矩形式的,窄长的一条,齐刷刷一排排的椅子摆下去,最后几排离演讲台很远,且因为没有演讲台,根本看不到演讲者的脸。

    我坐在最后一排,继续熟练自己的稿子。

    偶尔抬头想要捕捉一点讲者的讯息,发现完全没有办法集中在演讲内容上,一下就走神了,再听两句,还有点不知所云。瞟一瞟周边的人,不是看手机就是在东张西望,无法聚焦的样子。

    后来在微信群里看反馈才知道,前排的听众当时都已经狂风骤雨般被感动的不行了。后排风平浪静一马平川。

    演讲者的感染力,在这样的布局里,以讲台为中心呈几何级速度下降。

    因内容及时间原因,我没有临时做出调整,只有把重点放在前三分之二的人身上。

    我想,那天的听众,因种种原因坐在了后排的,可能觉得当天的收获实在太小吧。

    当然,海峰老师的压轴弥补了这一缺失,这位老司机,每每走到中场、走到后场,抛出一两个有趣又容易回答的问题,把整个场子都热乎起来了。

    小结一下:每到一个新的场地去做演讲或讲课,一定要提前去到现场,感受不同方位每一位听者的需求,及时调整策略。

    留一道思考题:若无法提前去到现场,如何处理?

    以上3条,与你共勉。

    补充说明下,为了吸取经验教训、做的更好更专业,此篇把问题无限放大,再分解和剖析,这也是追究完美的大C之惯常风格;

    别忘了看一眼本次演讲的诸多亮点,满足一下作者小小的虚荣心:台风自然且真诚,内容幽默有深度;为避免有人在不同的场听同样的内容,将原本很赞的内容重新调整和修改,力图在有用的基础上还有新鲜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次“失败”的演讲,三个成功的经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zo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