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把《绿皮书》刷了一次了。
看完《绿皮书》,想吃炸鸡了这是一部黑人题材的关于种族歧视的电影。一开始以为这种面对尖锐的种族议题,会很枯燥乏味,而观看后,却是难得一见的轻盈,没有沉重的黑白对立。这或许就是人人推荐影片的原因。
影片基于真实故事改编,整个影片,主要是两位不同肤色的主角,在南下巡演过程中,发生的冲撞、矛盾、和解... 最后生出动人的友情,当中有有很多令人捧腹狂笑的片段和令人感动的时刻。
一开始,我以为巡演仅仅一场商业演出。直到有一次,他拉大提琴的搭档说,以谢利博士的盛名,本可以很舒服地待在纽约演出,赚比巡演3倍的待遇,可他为啥偏偏跑到种族歧视最恶劣的南方来遭罪呢!
看完《绿皮书》,想吃炸鸡了影片中,有一段没有台词的场景。
汽车抛锚了,停在路边,托尼给汽车降温。谢利博士下车透气,像一个精致的高层人士一样,拿出手绢,嫌弃地挥开异味的烟雾。对面有几十个黑人,衣着褴褛地锄地,他们停下了手中的活,惊诧地望向这个西装革履的黑人,像是看到了外星人。
看完《绿皮书》,想吃炸鸡了在历史里,几乎都是黑人给白人工作,第一次看到白人服务于黑人。也许,这帮黑人农民在某些时候,想起这么一个闪闪发光的黑人。心里也许会泛起一丝希望:原来,我们也能活得很精彩。我也能活成他那样。
看完《绿皮书》,想吃炸鸡了他选择南下巡演,大概是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告诉南方人:黑人,也可以是有教养的、举止得体的古典钢琴艺术家。
三重奏其中一名搭档告诉托尼:有天分不够的,改变人们的观念需要很多勇气。是的,他想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在路途中遇到的这些侮辱、歧视、不尊重,他都忍受着,以微笑回应。因为他知道,拳头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尊严占据上风。
看完《绿皮书》,想吃炸鸡了影片最大的看点,也是最有趣的部分,就是托尼和谢利博士之间的互动。例如给托尼妻子写信,托尼写的是流水账,谢利博士告诉他:我来说,你写。
看完《绿皮书》,想吃炸鸡了比如托尼教博士如何吃炸鸡,问骨头怎么办?扔出窗外就好了呀——钢琴家像第一次捣蛋的小小少年,难得地笑着把骨头扔向窗外。不过扔纸杯是不行的。——Tony又倒车回去捡起来。
其实,托尼一开始并非全然正面的人物。他甚至是歧视黑人的。但影片的最后,让我特别感动——谢利博士终于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到托尼家里过圣诞,这是他观念和行为上的巨大转变。
看完《绿皮书》,想吃炸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