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婚姻故事:当“我”消融在“我们”中 我该何去何从

婚姻故事:当“我”消融在“我们”中 我该何去何从

作者: 留白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16:58 被阅读0次

    曾经在知乎看到一个案例:夫妻两个人都是金融高材生,都在美国华尔街工作。因为没有人帮忙带小孩,怀孕后妻子就做了全职妈妈,因为养家的压力丈夫更加努力的工作,事业蒸蒸日上。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而妻子心中却越来越失落,辞职前她的工作能力也是很强的,她多次尝试重回职场,但是因为几年的脱节,她只能从竞争激烈压力大的金融核心行业转向轻松一点的下游行业,收入当然了减少了不少。

    丈夫觉得以他的收入完全可以让母子两人过得很好,因此非常不理解妻子要继续工作的想法。因为这件事,两人矛盾越来越深,最终以离婚而告终。

    这让我想起最近的电影《婚姻故事》,影片讲述了结婚多年的戏剧导演和女演员妮可因为工作分居而不得不走向离婚的故事。随着离婚的进成加快,两个人相处的细节、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剧中有一个经典10分钟撕逼场景,两人对是否搬去洛杉矶、儿子归谁、查理的出轨、抱怨在彼此在婚姻中的损失以及指责对方与父母的缺点相像等话题,逐渐勾勒出了两人关系的真相。

    为了亲密关系的稳定而做出的妥协,在日复一日的妥协中消融了自己

    妮可在婚姻里不被查理看见,这是尼克和查理关系中最大的问题。

    尼克在认识查理之前在洛杉矶是一个冉冉升起的电影“明星”,在洛杉矶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父母姐妹相处融洽。随着剧团越来越成功,查理越来越耀眼,而与此同时妮可只是作为剧团里的一个女演员越来越渺小,事业难以突破,内心愈发失落。

    在这段婚姻中,从公寓的家具摆设装修风格到妮可在剧中的表现,从生活到工作,查理都是占据话语权的那一个。作为一个曾经是大女主的演员,妮可作为个体的价值逐渐消融在婚姻的“我们”中,她个人的感受、想法、意愿被对方忽略和压抑,她的自我开始渐渐失衡,“我从来没为自己活过来,我只是让他变得越来越有活力”。一旦人们心里悄悄升起一个似有若无的声音:到底值不值得?那就是已经觉得不值得了,关系中一旦只看见自己,爱就开始渐渐消失。

    有件事成为了压垮她内心最后一棵稻草。妮可一直想搬回洛杉矶住一阵子,那里让她有归属感,但查理每次都是敷衍她不了了之。有一次有一个去洛杉矶拍试播集的机会,尼克觉得这是找回失落自我的一线光亮,但是查理嘲笑她的想法,想到钱的问题他说也许试播集的报酬可以投资剧团,这时尼克才意识到他没有把她当做一个独立于他们之外的个体看待,他忘我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浑然不知,理所应当的认为妮可喜欢这一切,作为老婆应该支持他的一切。

    这个问题在她们相识之初就存在的,但是之所以那时候可以在一起,是因为“融合”的力量让他们甘愿忽略他们之间的冲突,因为忘我的爱,即便有冲突也不是问题,深深被对方吸引的两人甘愿放弃一部分的自我。

    作为艺术家的查理和作为女演员的妮可无疑都是非常优秀的。查理聪明富有创意非常有才华,自己想做的事无所畏惧,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妮可直率感性,富有感染力,善于倾听以及情商高,这也是一个优秀女演员的必备素养。最重要的是妮可需要活着的感觉,需要体验到真实的自我。

    她们相见时,就是因为她被查理点燃,感觉到了alive的感觉。

    但是能互相激发的人都太有能量,记得李宗盛说过,在创作一个作品时,是一定要爱上对方的。可是,触角都太敏锐,核心能量太大的人,就像两只刺猬,彼此光芒太盛,一旦靠近就容易互相伤害。婚姻或者长久的感情,说到底,一定有一方为另一方做出更多忍耐、理解和妥协-----生活中总要有牺牲,到底谁来牺牲呢?

    两个人都不愿牺牲,只好拜拜。

    很多人看了这部电影觉得这是一部婚姻劝退指南,既然不管当初怎么相爱最后还是逃不出分开的命运,那么婚姻到底有没有意义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我们需要在关系中,了解心智的整个过程-----和自然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人只有在关系中才能绽放,只能在爱中存活,而不是竞争中。

    难道在亲密关系中自我就一定会被消融吗

    你在一段关系中,感觉自己的发展受到了局限,为了对方和这段关系,不得不妥协自身的发展机会,或者这段关系所带来的焦虑和担忧,已经让你没有精力再去提升和发展自己,这样的感情,就像一个漩涡,一旦被吸进去,就会难以抽身,并且越陷越深。

    家庭系统理论家默里·鲍恩认为:一方面,我们都有着某种相反却同样强烈的渴望,希望与对方达到亲密无间的状态;而另一方面,我们想要分离,想拥有自己的个性。

    亲密关系是相互独立而依赖的,这个是最真的假象。到底独立到什么程度合适,彼此靠多近是又舒服又不伤害的关系?难道爱和独立不能相融吗?难道爱情到最后都是完全的失去自我吗?怎么样不被消融和腐蚀?这也是我看完电影后一直在脑海中回旋的疑问。

    钱钟书、杨绛两人相伴相守走过了一生,是文坛公认“势均力敌的深情伉俪”。两人初次偶遇,杨绛觉得他眉宇间“蔚然而深秀”,钱钟书被她“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的清新脱俗吸引。胡可清则称赞他们:钱锺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刀刃。

    杨绛先生在写作、翻译上的才华是文坛耀眼的星。有人会说,如果不是钱钟书的妻子,杨绛先生的才学更会大方光彩。杨绛却说:“我了解钱钟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杨绛在支持钱钟书的关系中,也完成了对自我的塑造,钱钟书回馈她的是懂得和理解,在这种理解中,她得以保留完整的自我。两个人交相辉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能安于眼前的平凡,亦能走向更远的目标,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这实属难得。

    其实他们能这么契合也跟他们职业有一定的关系,两人都是作家,杨绛还是翻译家,两人志同道合,互相辅助。妮可和查理,一个是导演一个是演员,本来也能相辅相成,彼此成就,但是结局却令人遗憾。

    但凡是在牢固的婚姻中,我们总会看到这样一个规律:丈夫与妻子往往有着很强的共识,他们不仅相处融洽,而且还相互支持对方的希望和抱负,与此同时,他们还会将这视为他们共同生活的一个目标。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相互尊重和以对方为荣的真正含义。

    《关系之境:两性的真爱》只要有爱,不以自我为中心,亲密关系中的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得以解决

    自我和无我的状态可以很清晰,共同的事情,保持无我的状态,自己的事情保持自我状态,这种自我状态是脱离于依赖的,是真正的独立,而不是分裂。

    就好像,一具身体里的肝和肾,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同在一具身体,目的是共同维持身体运行,同时相互协调却又有独立功能,共同成长或者老化使得身体——婚姻能够和谐的发展。

    也许这样的境界需要我们一生去领悟和修行。不知道离开查理的妮可能不能再遇到让她alive的人,也许她该试图让自己活过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婚姻故事:当“我”消融在“我们”中 我该何去何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ba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