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从2018年1月1日起,为2017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7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
现在养老金水平怎么样?——达到了保障职工退休基本生活的政策目标
从根本上来讲,养老金怎么调整取决于目前待遇水平高低。
由于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化等原因,养老金绝对额无法准确刻画其对参加者退休生活实际保障程度。
国际上普遍采用用养老金替代率的指标加以衡量:指参加者养老金待遇水平与他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的比率。比如一个人退休前工资是5000元,退休后养老金是3000元,那么替代率就是60%。国际上一般认为能实现较为体面的退休生活水平需要80%的替代率。同时也认为替代率警戒线在45%左右,如果低于这个水平不能保障国民的基本养老生活。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定的目标替代率约为60%。那现在养老金待遇的实际替代率是多少呢?
这里有多个衡量维度。
一是按照国家公布的社会平均工资计算,比如2016年我国退休职工人均基本养老金2627元每月,如果以当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5638 元计算,替代率为47%;如果以当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3569元计算,替代率为73%。
二是按照社保缴费工资计算。我国目前社保缴费工资范围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60%到300%之间,实践中部分企业往往就低不就高。根据人社部公布数据,近年来按照我国社保缴费工资计算的养老金替代率都在60%以上。
由此可见,无论从那个维度来看,虽然近几年来基本养老金待遇增长速度下降,但是替代率水平都在警戒线以上,实现了保障退休职工基本生活的政策目标。
对于养老金涨幅的下降,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养老金调整幅度的确定,需要考虑保障基本生活、分享发展成果、基金可负担三个原则。去年,人社部针对上涨幅度确定曾介绍,是国务院综合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人口老龄化新形势,慎重做出的决策。
3月初,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董登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就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情况来看,每年能够保障5%的涨幅已经是相当可观了。”
人社部表示,此次调整是国家继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统一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来,继续同步安排适当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预计将有1.14亿名退休人员受益。
未来养老金怎么调整?——调整实现常态化,但增速面临下调压力。
首先我们看看国外怎么调整养老金待遇,世界各国都普遍建立了常态化调整机制,基本都是每年调整一次。
调整有四种思路:
一是根据物价指数调整,其逻辑是养老金必须跑得赢通胀,保证养老金实际购买力不下降。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二是根据工资增长率调整,其逻辑是保证退休前后收入水平的相对稳定,包括丹麦、爱尔兰等国家。
三是同时根据物价指数和工资增长率调整,如捷克、芬兰、瑞士、匈牙利等。
四是在物价和工资指数调整基础上,加入养老金财务因素。包括德国、瑞典、日本等。
总体来看,由于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速相对较低,养老金待遇调整幅度较小,比如美国过往20年大部分都在4%以内,加拿大在2.5%以内。
从我国来看,一方面源于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养老金保持每年10%的增长速度。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下台阶,养老金待遇调整增速也相应下降,未来养老金调整情况更受经济增长状况影响。
另一方面,尽管我国目前的养老金调整还以行政手段为主,但是未来势必要建立与国外一致的,与物价、工资增长等因素挂钩的联动机制。而这种思路下的养老金调整水平一般较低。
综上可见,未来我国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仍将继续,但是增长率大概率还有一定下调压力。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在经历了11年连续以10%左右的幅度上涨以来,从2016年起涨幅下降至6.5%,且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职工并轨上调;2017年,涨幅进一步下调至5.5%;今年涨幅再降0.5个百分点,确定在5%左右。
虽然今年养老金总体涨幅较2017年有所下调,但随着继续上调,今年养老金已实现“14连涨”。这对广大退休人员来说是一颗“定心丸”,意味着今年拿到手的钱又会变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此次调整,继续统一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
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整标准基本一致;
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
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
也就是说,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这两类人的养老金会适当涨得多一点。
预计将有1.14亿人受益
此次调整是国家继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统一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来,继续同步安排适当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预计将有1.14亿名退休人员受益。
何时能发放到位?
通知明确了具体时间表,各地区要于2018年5月31日前报送人社部、财政部审批。
▲图片来源:摄图网
通知还要求,各地区要严格按照两部批准的实施方案执行,把各项调整政策落实到位,不得自行提高调整水平、突破调整政策。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提前做好资金安排,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发生新的拖欠。
国民养老必须多条腿走路,当务之急是加快发展二三支柱
事实上尽管OECD国家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的替代率平均在40%左右。但是发达国家国民退休后总的养老金替代率能达到70%以上,主要因为其有多个养老金来源。
以美国为例,一个典型中产阶层养老金包括三部分,一是第一支柱的联邦养老金,大概提供不到40%的替代率;二是第二支柱的职业养老金(包括401k、403b计划等),提供约30%替代率;三是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个人退休账户计划,IRA),参加者还能从中获得一定额外收入保障。
澳大利亚第一支柱的国民养老金能为全额领取者提供约30%的替代率,第二支柱的超级年金能为参加者提供约30-40%替代率,少部分人还能从第三支柱的自愿储蓄年金获得额外收入。
由此可见,我国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与其他国家相对持平。同时,由于到我国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继续增长空间不大,远期可能还面临一定下调压力。
在此背景下,国民获得更全面的养老保障,就必须多条腿走路,从我国实践来看,除了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金,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制度都已落地,目前覆盖约6000万职工,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还有巨大增长空间,应该将更多职工纳入覆盖范围。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将于近期落地。其实施理念与住房公积金类似,国家给予税收优惠,鼓励参加者在税前将工资一定比例存入专门养老账户,并通过合理投资来积累养老资产,以形成对基本养老金的补充。
可以说,从根本上来讲,未来我国国民养老保障力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发展情况,这也是实现我国养老金体系可持续发展,应对老龄化危机的根本之道。
自2005年起,
我国养老金水平持续稳步提高,
截至2017年已实现十三连涨。
也就是说,
2018养老金将实现十四连涨!
▲图片来源:新华社,工人日报
快告诉爸妈
坐等钱到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