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伟谈米芾行书:每个字都是活着的挣扎的生命
文│李东升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27215/98129d4536d7670e.jpg)
中国书法,开源于汉晋,兴盛于唐代,至宋,又是一个高峰。
独家走访著名书法家刘宏伟,谈到宋徽宗,谈到米芾,刘宏伟如是说。
走近瘦金体,就像走到一座皇宫门前。
瘦金体,宋徽宗创新的新书体,因出自皇帝,又称皇家体。
那种字体的美,真有高不可攀的一面。
有着皇家的威严和贵气。
有着皇帝至高的孤寡和高傲。
所谓高处不胜寒,我们要走进这座宫殿,真的入门都不易。
学练更难。千余年来,能学到“形”的书家或者有,但真正得其精髓者不多。
这样一位诸事皆能,为艺术而生的皇帝,还以国家之名,开办了一个书画院。
所以宋徽宗时代,是中国书画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开创了一代以“尚意”为主的画风,书风。
中国书画艺术,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27215/4484b224798589af.jpg)
我们要想学习米芾行书,就得了解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刘宏伟说,看一幅画,一幅书法作品,并不单在画面与书法的造型外形上。
更重要的是画面与书法作品背后的东西。
据称宋徽宗考察画院的学员,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看这背后的东西。
比如,一幅画,要看画面背后的故事,哲理和诗意。
书法也一样。
这也是中国书画不同于西方艺术的地方。
当时执掌画院的最大的官,就是米芾。
这个人诗书画皆通。字画的收藏鉴别,也是独一份。
他是这个时代的代表。
单从书法本身看,无论是书法技巧、质量品味上,他的思想,都能代表他的时代。
与同时代的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
而他的书法,以其成就与后世的影响看,应排在“宋四家”之首。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27215/9f9c3893e8b49a90.jpg)
米芾个性鲜明。性格比较怪。行为乖张,不偶于时。
米疯子,米癫子,是他的外号。
分析他的性格,了解他的环境与经历、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他的行书。
米芾的出生,经历,与他后天性格的形成,有着莫大的关系。
他的祖上,世代都是武官,其父当过左武卫将军。
米芾的母亲,服侍过宋英宗宣仁皇后。
为神宗接生,是宋神宗的乳母。
这种皇族的关系,世人皆知。所以大家认为,他是靠关系为官。
米芾有所依,而行为怪诞,桀骜不驯。
米芾本身是有真才实学的,但他走的是上层路线。
一方面沾了母亲的光,一方面又对此耿耿于怀。
所以他活得很纠结,很矛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27215/8fd97981a3b438a2.jpg)
米芾是在极度的自卑和自信两者之间徘徊。
但他的性格中,有一种可贵的真的元素。对艺术诚实的品质。
他真爱书画。
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生活。
因艺术“疯”,因艺术“癫”。
这方面的传说与故事很多。
说他从小喜欢书法,很小的时候,喜欢玩耍,静不下心来。
有那么几年,进步不大。
老师都不想教他。
一日,他遇上了一位名师,非常想跟人家学书法。
老师要他五两银子从老师手里买一张纸,才肯教他。
因纸太贵了,舍不得在这张纸上写字。
他在心里揣摩了很久,比划了很久。
在其他地方练了很久,好几天才敢落笔。
这样,他最终写在这张纸上的几个字,就特别好看。
老师告诉他,写字,不光手上用劲,更重要的是用心才行。
这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27215/d006995d57ca6e00.jpg)
米芾的字画,在老百姓中间传得很神。
说他在镇江当官的时候,有京城的大官求字。
米芾答应了却不见动笔。
从早上等中午,又从中午等到晚上。
月亮升上来了,米芾才慢吞吞地踱着步子,走进书房去磨墨。
很快画好了,米芾叮嘱说,不能打开,路上不能看,到家看。
他不会再画第二张。
结果,这个人忍不住,在一座桥上打开了画。
只听“扑通”一声响,画中有东西,跳落到河里去了。
只见一个月亮缓缓地往下沉,水影子里有两个月亮。
民间传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米芾的字画是有生命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27215/c9e5c033d2de7068.jpg)
刘宏伟说,理解米芾的书法,就是要从“活”这个字开始。
他的行书是活的,每一个字中,都留有他生命的迹痕。
我们讲,任何书体都有自己的特点与规范。
米芾8岁学书,初学颜体大字。
大字写得多了,觉得柳公权的小字写得好。
写了一段时间柳体,知道柳公权的字,很多方面取于欧体。
于是又学欧体。
一路走来,一路学。米芾学褚遂良、学唐代段季。
沈传师,二王、北碑、汉隶。
书法于他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
他喜欢不惜一切代价收藏字画,笔砚。
把喜欢的书法,排在一起钻研。
他临写的字帖,到了惟妙惟肖,以假乱真的地步。
传2015年以3.08亿,拍卖的王羲之书法《平安帖》就是他临写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27215/dfb0229cb9a6e522.jpg)
刘宏伟说,任何表达都是工具。
任可字体都会限制书法的表达。
但我们又离不开这个工具。
任何书法都离不开字体的表达。
米芾珍爱每一种可以传世的书体,因爱而陷,因陷而痛。
他觉得每种字体都限制了他的“意”的表达。
不迷信名家,不断否定,甚至用激烈的措辞加以批评。
他所爱的所学的名家,几乎骂遍了。
特别是对颜真卿、柳公权骂得最狠。
自柳世始有俗书。
意思是从柳公权开始,世上才有了格调不高的书法。
与他相处20多年的好友,苏东坡,他也骂。
说他是画字。
说同时代的沈辽,排字,说蔡襄是勒字,黄庭坚是描字。
排字,只顾匀整,少了变化;涩笔,是勒,用笔重按着写便是画。
看似妄言,其实他说的话都来自内心。
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汲取。发现和否定,永不知足。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27215/50330ff5c3fcc7f5.jpg)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
什么样的性格,会有什么样的书法。
米芾的“怪癖”,“妄语”表达的也是他的审美观点。
表面上看他“疯”,看他“怪”,看他“癫”,其实他一直纠结着。
矛盾着。被束缚着。
极力反对唐朝书法尚法循规的法度。
过分注重魏晋平淡天真,崇尚二王。
殊不知,这两条,也是执念啊。
有执念,就有约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27215/be8b1da5354d0551.jpg)
以他的功力,应该能有更大的突破。
但因为其个性,因为其执念,终不能在其行书上更进一步。
行草上,有所建树。
米芾在狂草艺术上的空白,也是遗憾吧。
矛盾束缚挣扎超越。
米芾的行书,每个字都是活着的挣扎的生命。
挣扎中,有自我,有真性。
我们学他的行书,就要了解他的这种挣扎与真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