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教之教

不教之教

作者: 归去来兮ZYQ | 来源:发表于2022-02-26 20:22 被阅读0次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教育行走,刚刚了解谢云和张文质老师的时候,我曾和朋友们笑谈,两位老师交给我们更多是关于“道”而非“术”。因为在这之前,参加过很多的 教育教学类培训,更多是操作层面的,而谢张二位老师给以我的,更多是思想和认识上的触动。

今天,当我翻看《日常教学的情调》时,我终于为当初的感受找到了一个精当的词语去描述,就是张文质老师所说的“不教之教”。其实就是他所倡导和强调的东西所给以你的一种熏陶,一种感染,张老师说,这也是一种教,但它更多是生命之教。

在张老师的生命化教育里,熏陶和感染,在张老师看来,可以从三个方面产生。

第一种生命的影响是人带给的,是一种通过生命本身去影响生命的方式,被他称之为生命的范本。这里的人,亦指生命的范本,可能是现实中的人,也可能是历史上的人。张老师谈到对他自己影响最大的是黄克剑先生。只要他一想到黄克剑先生,就希望自己能够坐的更直一点,觉得黄先生是他生命的范本,会一直影响着他。

第二种影响是通过阅读产生的,从而进行生命化教育。教师应该读更多的书,学习更多的东西,从他人的文章,从他人的理论建树,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中,获得启示。这又一次让我想到了关于教育行走的一句话“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灵”。

第三种影响来自一个团队的氛围。比如说,这个团队,彼此之间的情感,彼此之间交流的方式,包括他们生活中的细节,它所造就的既是一种人的情谊氛围,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氛围,会使得在这里的人得到一种熏陶。

有人说,人生中,很多时候,无用乃大用,我想说的是,张文质老师以及生命教育的“不教之教”才是“大教”。

相关文章

  • 不教之教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教育行走,刚刚了解谢云和张文质老师的时候,我曾和朋友们笑谈,两位老师交给我们更多是关于“道”而非“...

  • 以生命影响生命——《日常教学的情调》读书体会(二)

    “‘不教之教’也是种教,它更多的是‘生命之教’。”“不教之教”也可以看作影响,以生命影响生命。上个周末,女儿非...

  • 2020-07-16

    行思致远NO.229‖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之教。不教之教的本质是自我教育。为什么叶圣陶先生说,教育从本质上就是培养...

  • 不教之教方为至教

    不教之教 方为至教 潘涌 教师之道不是训诫,不是传授,当然更不是灌输——而...

  • 石岩磊/不教之教

    不教之教 文/石岩磊 点击这里听我的声音 《三字经》是我国的传统儿童启蒙教材之一,其中不仅有大量的历史、文学、哲学...

  • 不教之教,耳目一新

    1.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当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品质,就会显得粗鲁,当内在的品质胜过...

  • 生命之教

    无数次,我和别人分享生命化教育。事实上,在我心里并没有明确的概念。 张老师在《不教之教》中说:不教之...

  •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四书《孟子》【211】

    没有学习诚意的人,你怎么教他都是错,只有不搭理他,他或许还有一点点醒悟。孟子对滕更的方式,就是不教之教。 【公都子...

  • 《不管教的勇气》读前感——不教之教之不读之读

    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先解释下,为什么是读前感——写在听(读)之前。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

  • “述而不作”的孔子与“不教之教”的苏格拉底:中国和西方首位教师对

    以下内容多方参考名家论文,感兴趣的读者可阅读文献。 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被尊称为中国和西方的首位教师,双方均无著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教之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fc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