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当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品质,就会显得粗鲁,当内在的品质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虚浮;文质兼备,配合适宜,这样才能成为君子
2. 相互增益
开始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时,不是单方面的看某些书籍,想要学的更深入更透彻,就要有主题,有系统:
- 明确学习的目的:学习某个领域,是为了提升哪方面的能力,以及最后要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 确定学习的范围:为了防止陷入学无止境的深渊,确定学某个领域下的哪些主题
- 确定学习的内容:在某个学习主题下,确定要学习的内容到底有什么
- 确定学习的步骤和方法(相互印证、相互加强作用)
<环境>:在这段时间和空间下,给自己创造一个可熏陶的环境,所接触的书籍、电视、电影、报告咨询,都与这个主题相扣
<行为>:操作上包括学:书籍和知识,看:专业报告,听:专家领袖讲解,写:总结归纳 - 确定学习的结果:结构化输出自己的知识,后续不断的修正迭代打磨
3. 找到振聋发聩的观点
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上,对同一个人,同一个事物的理解层级是不同的,就像现在回想起很多事,要么是不值一提,要么后悔没有好好珍惜
学习也是一样,也就是在自己现有的悟性水平下,找到能让自己振聋发聩的观点,然后让它生根发芽
4. 朴素
简单朴素大方的魅力总会比看起来精致更胜一筹
朴素的学习之道在于,穿最舒适的衣服、用最简单的本子、用最普通的黑色、在最舒服的环境下进行
5. 眼光是什么
眼光是一种预判性,即看系统、看思维、看行动
最大的误区是只会看到系统的某个表现,这意味着看到的是一种滞后性、偶然性、局部性的结果:
- 滞后性:已经表现出来的结果,看不到操作行为
- 偶然性:是刚好能够得到的东西,可能没通过自身努力
- 局部性:看到某种优势,但在其他方面可能存在不知晓的欠缺
6. 找到节奏
做任何事都要找到自己的节奏,只有进入到属于自己的状态时,一切才会感觉到得心应手
当能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并能诚实的面对自己的精力、感觉、状态时,往往只要付出少许努力,就能远超那些看起来很努力很厉害的人
7. 真正的自信
获得成功很重要,真正的自信的人,并不是自己骗自己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人,而一定是经历过某种成功的人,有一个自己引以为傲的东西存在才能有一种底气
8. 碎片化知识的另一个身份
碎片化知识的作用实际上被低估了
我们应该吸取更丰富的观点,将这些碎片化知识作为一个个小小的积木,插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