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献分享:冷冻消融在肺部转移肿瘤的应用价值:一项多中心、前瞻性、

文献分享:冷冻消融在肺部转移肿瘤的应用价值:一项多中心、前瞻性、

作者: 灵活胖子的进步之路 | 来源:发表于2021-09-02 15:58 被阅读0次

题目:Multicenter Study of Metastatic Lung Tumors Targeted by Interventional Cryoablation Evaluation (SOLSTICE)

杂志:

杂志分区:1区,IF= 15

发表日期:2020年2月

文章pubmed地址: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151777/

小弟水平有限,翻译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大神多指教。在文中,对于不确定的翻译将同时录入原文。翻译仅作为学术交流。

摘要翻译:

目的:为评冷冻消融技术在肺部转移性肿瘤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其对于患者局部无复发生存的影响。

方法:这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单臂的二期临床研究。该研究共纳入了128例患者,共计224个肺部转移性病灶进行了经皮的冷冻消融。研究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了12-24个月的术后随访。这些患者按照如下核心标准进行了纳入,核心标准包括肺部转移病灶的数据在1到6个,且肺部转移灶的原发灶来源于肺外;肺部转移灶的最大直径为3.5cm。主要终点时间为肿瘤进展时间,远处转移及总生存情况,以上内容应用KM法进行统计学描述。研究者同时还分析了患者术后30日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的体力耐力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结果:转移瘤大小的均值±标准差为:1.0±0.6,单个患者转移瘤个数为:1.0±1.2。局部无复发率(局部肿瘤控制有效率)在术后12个月时为85.1%(172/202),在24个月时为77.2%。在二次复发患者中进行再次的冷冻消融治疗,患者在之后12个月的有效率为91.1%,24个月的有效率为84.4%。KM法评估患者在术后12及24个月的总生存率为97.6%(95% confidence interval:92.6–99.2)和 86.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78.7–91.7)。需要进行胸内放置引流管的气胸患者的比例为26%(44/169)。在169例患者中,3级副反应的发生率为4.7%,4级副反应的发生率为0.6%。

结论:对于转移性肺部病灶,经皮冷冻消融治疗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重要图表分享

表1:患者基线信息表
表1续

表1观点分享:连续性变量很多明显不符合正态分布也应用了均值±标准差,比如时间相关的变量,这样其均值减去标准差后会成为负值让人很难理解。从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患者为结直肠癌及肾癌,大部分的患者为单肺叶病灶。

表2:消融治疗相关内容 表3:局部冷冻消融的效果评价表

表3分享:相对于传统的RECIST或者mRECIST标准,本研究中应用以下标准进行评估,自定义的标准有可能不能广泛推广。另外,可以看到,对于多次消融,其局部有效率仍较高。


自定义标准

笔者分享:其实无论何种消融技术,其均属于局部治疗的一种选择了,在患者全身治疗稳定的情况下均可以尝试。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其分别会产生时间及空间的异质性问题,很多临床上发现肿瘤原发灶及转移中对于同一药物的反应性不同,这可能是由于其异质性原因引起的了,这时如果在全身治疗有效的前提下进行局部治疗,可应用局部治疗损毁对于特定药物耐药的肿瘤亚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献分享:冷冻消融在肺部转移肿瘤的应用价值:一项多中心、前瞻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gq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