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各位为“原味家乡纯原创文章频道”抽空打开阅读本文,感谢分享支持和点赞评论】

我们一行八人选择下雨的日子,专程去虹桥拜访阜山窑主李亮东老师。
此前,已三访阜山窑,今天最静且宽松。
今天客少,貌似我们是唯一去打扰亮东老师的。人少就静:阜山窑原本谧静,今天却静中犹静——静到什么程度?

天心里的雨滴声清亮响脆,听起来相当热闹顺耳;此刻不闻古乐,却象身边站着有一位妙龄美女正给我们讲述阜山窑的故事!
亮东老师完全没有大师的咄咄架式,亚麻短衫、说来就来了。
上午的剧情很自然地从品茶开始了!一边是老师的温声细语加茗茶幽香,一边是访客好奇渴望的眼光——面对面看着老师用一种种猜不出价值的杯泡出一种种口味奇迥的茶……

不会说教的亮东老师,以一种少有的谦逊让我们在茶、具、水、事中主动轻松地去体味阜山窑,去领悟窑茶情趣。
其实,于我、今天不是冲老师五官身材而去的。私下的想法是能否在秋雨中通过观察轻接触阜山窑的屋、墙、土、树、草感觉到些什么,而这些什么或许提示自己比较容易走近这种古老厚重具底蕴的艺术。

李老师的热忱沒有让我们失望。同时还有他对艺术的执着与领悟、对文化传承、文化旅游资源的独到见地、鼓舞着我们拜访求师的劲头。
十分钟内听李老师讲了三句话,摘录如下共享——
追求艺术是艰辛的,让艺术思想化成艺术品是漫长的;而欲让作品传承下去必须让作品“沉淀、厚重、独特”。

一件艺术精品出世的背后,是千万件产品的铺垫牺牲——没有哪件作品是平庸随意的:都应具有材、质、感的优秀品质。
宁做万人之一的艺术家,不去做万人一百的企业家——这一决定体现出李老师对家乡山水酷爱的赤子情怀。
做艺术必须沉得住气,无视红尘喧嚣的侵扰,出污泥而不染,藏深山而不寂。
把玩茶桌上十几个杯子后,却并不知其内涵身价,听完这三句话后的收获远远超过前三次来阜山窑的总收获。

伸出空杯接李老师倒来的茶,心里很敬仰、场景很高雅、情节很写意。我们是来学习的!学多学少事前规定不了,完全取决于悟性、用心。
今天,除了与李老师面对面品茶神聊,我企图还想听听道;听听老师独特的艺道。
然而,艺术家的话匣子非很容易开启——因为艺术不是说教,乃是探讨实践;艺术家成功背后的故事太多:打个比方:夜光杯和万丈佛光没有特定机缘是不可遇的。

艺术家老师不习惯正儿八经说教,但每讲一句话却很凝炼,所以欲想听道还真不容易。
但整个上午,我们着实聆听了一节轻松高雅的瓷艺课;同时被李老师身上的艺术细胞所感染——让我们情不自禁对柴窑艺术创作产生出发自内心的敬重!
值得一提的是:李老师送话“平江味道”——“这个值得搞!为家乡产品打造一个好的展示平台理当尽心尽力”。

一时无法用文字做出对阜山窑的赞美,徒引用今天老师朋友圈发布的一首诗、借以表达我们一行对阜山作品的共同心声:
阜山出紫金,火炼化无痕。
和氏金山玉,谪仙月下樽。
书香因秀色,琴妙有茶魂。
雅集流光彩,杯中尽乾坤。
去阜山窑你是品茶?听道?还是买杯?这是你的事!亮东老师决不会给谁约束负担,“书香、秀色、妙琴、茶魂”——他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悟化、需要研磨、需要注入心血智慧:因为很多人在等待他的下个产品,时代也在等待他烧制出的绝世盛器。(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