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名单筛查(Denied Party Screening)是指对企业的客户、供应商、分销商等利益相关方进行排查,避免企业与被制裁的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从而规避风险。尤其在外贸业务中,黑名单筛查很有必要。
本文就简要介绍与黑名单筛查有关的基本信息,原文请移步。
THE WHO
“Who”包含两方面:
1. 应该筛查“谁”?
2. “谁”来负责开展筛查?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很直接:跟公司发生业务往来的每个公司/个人都要筛查。比如,就算您不出口货物到美国,您也可能使用美元结算,那么就会受到美国OFAC的管辖。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因素决定:公司的内部架构、风险承受敏感度、财力物力等。最佳方案是公司里所有跟外界公司/个人有业务往来的节点,都要主动开展筛查。
THE WHAT
对于出口的产品或货物,客户应该被筛查。更进一步来讲,公司必须甄别客户和最终用户。像之前提到的,如果有美金的结算交易,公司还应该对OFAC的相关黑名单进行筛查。
THE WHEN
黑名单筛查最好在销售过程中的不同节点多次进行。除了重点部门主导筛查外,下面这些时间点也可以开展筛查:
1. 在第一次拜访客户后(销售)
2. 在销售完成后(电商、销售)
3. 付款处理后(财务营收账款)
4. 货物要发货时(物流仓储)
5. 在供应商处订货时(采购部门)
6. 即将要签订合同时(法务部门)
7. 在有计划或无预约的访客到来时(安全保卫部门)
8. 现有用户再次下单时(销售、客户服务部门)
THE WHERE
像之前提到的,黑名单筛查最好的范围是,从一个交易刚开始的时进行,另外并在业务关系存续的过程中多次重复进行。这样做的原因是黑名单每天都在变化。比如一个客户在下单的时候没有问题,但在公司即将发货的时候,该客户可能已经被列入了黑名单。
THE HOW
根据公司的业务和规模,使用的工具有所不同。小公司如果筛查量不大,网页版的筛查工具就可以满足需要了。
大中型公司如果每日筛查量成千上万,就需要考虑将自动化筛查工具整合进自己的业务系统,这样可以节省人力,也提升准确度。
当然还有动态筛查,可以在公司系统每次有新客户录入的时候自动进行比对。
网友评论